山东济南市招商引资新29条军规
在新年之际,我们将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关于招商最新讲话进行盘点,称其曰“招商引资新29条军规”,供诸位学习借鉴。
1、让好的企业有好的资源,得到好的发展。 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土地资源。同样的资源,我们给了好的企业,产出就会更高。举个例子,像美的这样好的企业到高新区来,土地得到了保证,企业加大投入,可能生产的是一个产品,带动的却是一个产业。再如我在昆明工作时引进的光电子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初期投资就有14个亿,随着不断的投入,产出可能达到100亿以上。当初经开区已经有很多有意向的项目了,但只有450亩土地,我就对经开区的负责同志讲,一定要留住这45亩地,留给好的企业、好的项目,现在我们也给“长城”项目留了地。我们就是要把这些好的资源给好的企业,让他得到好的发展。这就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也体现了我们对好企业扶优扶强。自然,对中小企业同样也要重视,国际市场8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就业这些问题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所以,我们要一手抓扶优扶强,一手抓中小企业的扶持,必须要作出承诺,我们才能给予—些优惠政策和好的资源。
2、树立“吃亏是福”的观念。 我们一定要想明白,现在面临的是市场经济,可能这些企业进来,要价比较高,条件比较苛刻,但我们要看到,不给他条件,他就走了,不到这里来了。所以,得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可能吃亏了,但这并不是我们要吃亏,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那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发展,就是占了我们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的便宜。如果我们老是想到“吃亏”,那就放不开了。特别是现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不给这些条件,人家就到越南或马来西亚去投资了。我专门研究过越南的招商引资条件,比我们国家的还优惠。资本都是逐利的,这些企业当然是冲着优惠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光看自己口袋里怎么样,要看到周边的行情,大家都这么干、都优惠,门槛高了,商务成本高了,这些企业就不一定到来了。但我们也不要怕,人家是捧着钱来的,钱扔到这里,我们绝对不会吃亏。
3、讲求“三个平衡”。 尽管“吃亏是福”,但我们要会算大帐。对有些项目,局部不能平衡的,整体来平衡;短期不能平衡的,长期来平衡;静态不能平衡的,动态来平衡。作为地方政府,我们是可以做到平衡的。凡是投入都有产出,在这个投入上我们给企业的条件好—点,可能这个项目不能平衡、局部不能平衡、静态不能平衡,但放在长期、放在动态、放在全局肯定能够平衡。比如美的项目,我们给了一些优惠,但如果以此把我们的产业带动起来,把配套项目或产业带动起来了,那么我们在美的上的优惠条件就可以从其它配套企业寻找回来。所以,应把这些放在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来算大帐。我以前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当时我们给的条件非常优惠。但由于投资者是业界的领袖,他来了以后,配套企业都跟着来了,其他外围企业和相关企业跟着来了,产业链就形成了,产业快速集聚,改变了当时上海与江苏在芯片产业中的格局,甚至对全国的格局都产生了影响。通俗地讲,这也就是“放水养鱼”。
4、政府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是不同的。 企业—般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政府则要考虑税收和就业。省里在东川再就业特区时,就是实行零税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就业。企业赚了利润才是对社会做了最大的贡献,赚不到利润,解决就业也是不长久的,就业和税收是政府考虑的事。我们就是要把企业能够赚到利润、能够生存下去,作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最近,市委常委会讨论加大对北部五县区的扶持力度,其中有一条力度很大.就是对新增的地方税收实得部分实行“五免五减半”,地方几乎相当于没有税收。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是考虑到,如果不给投资者税收优惠,人家就不会来,不来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扶持和发展也就无法落到实处。投资者来了,当前我们可以解决就业,几年以后税收也就来了。
5、克服“肥水不外流”。 “肥水不外流”是保护落后,甚至会滋生腐败。我们应该让市场来配置资源,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对外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很多暗箱操作,都是打着“肥水不外流”的旗号,甚至可能制造腐败。把事情给自己的企业做,但企业没好好做。就像小孩成长一样,在温室里面是长不成才的,企业没有在市场经济中搏击、冲击,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招商引资为什么上不去,就是因为很多好的项目舍不得拿出来,觉得我们自已可以干,想自己来干。这不行,应该都拿出来,自已可以干,别人也可以干,到底由谁干,让市场说了算,让实力说了算。这样我们的市场才开放。不要非要保护我们自已的企业,其实保护他们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最后还是要由政府来收拾烂摊子。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发展得好,但是企业不在市场风浪里搏击,永远是长不大的。
6、坚持“两个一定要”。 对投资项目,凡是能够进入市场的、能够市场化运作的,一定要坚持市场化;凡是有两个以上竞争者的,—定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这样我们市场的开放程度才会大。要做到“两个一定要”,关键是要尽快把项目信息披露和发布出去。这一点,我们做得很不够。有外地的投资者专门给我写信,反映网络上找不到我们的投资信息,市信息办要抓紧做好项目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定期和一些企业召开座谈会,及时发布有关投资项目信息。
7、出价最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们在招商引资中、在经营城市中,是经营城市,而不是出卖城市,不能认为把城市的地叫得越高越好。我们得把拥有好的资源、好的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来,特别是房地产企业。我们要建设成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需要一些好的企业来打造。政府出规划,但建设还是要靠企业。从某种意义上,企业拿出什么样的产品,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城市面貌。因此,在招商引资中,我们不能光听企业自己的宣传,要通过网络、银行等多种渠道,了解和查验企业的真实情况,弄清企业真正的资质、水平和实力。要讲求机会成本,让最好、最适合的企业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城市,这样,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才会更快更好。
8、让人赚钱的地方就是 投资环境 好的地方。 我们—直强调要改善投资环境,怎么来衡量,就是要让人能够赚钱,心情愉快,而不是投机取巧,这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能够让企业赚钱,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投资,才会有人气,才会有财气。比如在台湾机电公会评选的大陆最值得投资的地区中,浙江萧山连续两年蝉联榜首。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因为投资企业在萧山的盈利分值最高。企业家来了都是为了赚钱,不是来做慈善的。创造一个能够盈利的投资环境,才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真正地解放思想,努力使我们这里成为企业家最能赚钱的地方。
9、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 我们要让企业家放心来投资,关键是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很多企业家来考察,都希望和市里的领导见见面。因为只要见到领导,他们就会感到安心和放心,心里也就踏实了。如果我们连朋友都不敢跟他们交,他们是不敢把钱投在这里的。我们不要怕,要敢于和企业家交朋友,不跟企业家交朋友,不跟他们交谈,生意怎么来?生意就是谈出来的。我们的政策是根据需求制定的,需求来源于企业,很多需求就是在交谈的时侯反馈出来的。通过交朋友,可以沟通信息,根据企业家的需求调整我们的政策。当然,大家可能觉得跟企业家交往容易犯错误。但我们有党的标尺,只要我们坚决守住“红线”和“高压线”,这样就可以了。具体来说,就是要“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就是要抓好招商接待、抓好落地推进。“放中间”,就是项目的操作实施,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市场来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犯错误了。
10、政治永远是和经济结合的。 企业要跟着政府走,政府带着企业走。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代表团和商务代表团,都是合在一起出访的。我们的老朋友瑞士苏黎市前市长瓦格纳先生,每次来都向我们推荐他们的企业。我在许多场合,也经常抓住机会,推荐我们的产品。我就觉得,作为企业责任推荐我们自己企业的产品。我在昆明时候建设新城开发,本地的企业敏感度不大,但浙江、广东等地的很多企业非常敏感,规划公示后,立即赶到昆明,洽谈投资意向。我希望在呈贡新城建设、空港经济区建设和东川特区建设中,我们的企业跟着政府的发展思路走,这样,就会有最大的利润,最小的风险。
11、非禁即入。 去年我们跟随省党政代表团到温州考察,温州就讲到了“非禁即入”的观点。我们的所有市场都要开放,只要没有禁止的都可以进入。有些事情本来就难办,请示后反而更难办了。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只要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就可以做。我们研究政策,不要只研究什么不可以做,还要倒过来研究,除了不可以做的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做。
12、少琢磨人,多琢磨事,做到外圆内方,市场经济外部需要“圆”,但我们内部必须“正”。 要跟企业交朋友,要非禁即入,要解放思想,这些都要求少琢磨人,多琢磨事,有些问题不要议论、不准议论。但实际上,现在有些同志对很多东西还没有看明白,就开始议论。比如某位干部跟企业家交朋友,马上就有人说他傍大款,这样一扣帽子、—议论,干部就不敢动了,还怎么招商引资。其实,傍大款换个名词不也可以叫做“扶优扶强”吗? 因此,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大家要少议论,要真正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想发展、促发展,不要老是去议论。
13、不能急功近利,要细水长流。 人们常说,做人比做事重要,招商引资中也应该这样,做朋友比做生意更重要,要多交一些朋友,广交一些朋友,不能急功近利。光靠招待几顿饭,企业是不会轻易来投资的。企业考察之后,我们应该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些,建立一个客户档案,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逢年过节发个贺卡,生日的时候还可以发贺信等等。要跟企业家交朋友,让他们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干部,了解我们的人品,觉得我们可信可靠。有些工作还要做得更细致—些。要加强跟踪,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跟踪,特别是没有后期跟踪,企业家来了就是请吃饭,每次都没有新的进展。市投资促进局和各县(市)区要建立外商投资客户档案,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不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有些工作是很专业细致、又讲艺术性的,比如接待,必须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14、明确优势,准确定位。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和方向,搞清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才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想要高科技,那不现实,都想要大企业,也不现实。到我这里来投资的,很多就是看中了我们的优势。各县(市)区的发展,都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吸引外商投资,让外商来得有理由。比如东川招商引资,就要突出铜的优势,凡是跟铜相关的、由铜衍生的、用铜加工的,发展起来就比较快。但如果想搞信息产业,就可能会慢一些。所以,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明确主题,正确定位后再去招商。如我们对美的集团后续招商项目,就是看中了他们的产业链和配套企业。
15、永远不说“不”。 沿海地区有一个经验,就是永远不许对企业说“不”,我认为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最简单的是说“不”,最无能的也是说“不”。尤其是招商引资的前置部门,更不能对企业轻易说“不”。工作人员轻轻的一个“不”字,就可能把一个企业挡在了外面,也就把就业和税收挡在了外面。在实际工作中,要仔细分析企业的要求。多想有没有其他变通的方法可以解决,可以先把企业的要求接下来,然后多想办法、多研究,看看政策以外有没有其它好的办法。就好像一个成功的营业员,如果没有顾客需要的商品,他会竭力向顾客推荐其它的商品。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比如以前我们谁都没有想到会有出口加工区,现在却越来越发达了,还有物流保税区,区港联动,每年都会出新东西。
16、“三个集中”。 以前所说的“三个集中”,就是在发展中,要注意工业向园区集中,特别向国家级、省级园区集中,不能走“村村冒烟”的路;农业要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住宅要向城镇集中。现在提出了新的“三个集中”,就是工业要集中,产业要集聚,土地要集约。
17、端正对企业的态度。 政府对企业是四句话:你发展我鼓励,你困难我解决,你发财我高兴,你破产我惋惜。政府不要过多地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一个宽松的平台。
18、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对我们政府来讲,不管是国资、外资,还是国营、民营,都是一样的,只要在我们这里纳税,就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所有的市场都是开放的,所有的竞争都是公平的。
19、发展是有成本的。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引进项目的产出可能比以后治理这个项目的成本会少得多。最近我在松华坝调研时就提出,每一次的污染都是以发展和致富的良好愿望开始的,但发展是有成本的,我们不能不计发展成本。在没有能力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时,保护就是第一要务。当然,最好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但毕竟保护和发展是一对矛盾,在不可调和的时候,说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松华坝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保护好水源,保护就要控制,控制就要限制。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是有成本的,是有代价的,在引进项目时首先要算笔帐,充分考虑将来治理可能要花的成本,不要在将来后悔。
20、不是没有土地,只是没有好的项目。 中央宏观调控采取冷热兼治的原则,对西部地区是有倾斜的。只要我有好的项目,就—定可以落得下来,关键是项目要好、要过硬。这里我强调,一定要让好的项目在我市落下来,各部门必须予以全力保证。
21、招商引资如何突破? 从我们自身来看,无论是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还是补齐外向型经济和县域经济等短板,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增加投资的重要途径就是招商引资。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观念,以改革思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改革思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要着力在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政策、考核上实现突破。
22、招商引资体制怎么办? 在体制上,要按照“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力量集中、上下统一、权力下放”的思路,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市级和县区上下一致的专门招商机构,让专业招商部门集中力量抓招商引资,切实解决对内对外招商机构分设、县区机构不一等问题。
23、招商引资机制怎么办? 在机制上,要积极探索创新,选择部分园区试点“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新机制,探索实行招商人员收入与招商业绩挂钩,充分调动基层招商人员的招商引资积极性。
24、招商引资政策怎么办? 在政策上,要建立涉及好项目、大项目的市级决策机制,研究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确保土地指标、资金扶持等向好项目、大项目聚焦,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地发展。
25、招商引资考核怎么办? 在考核上,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收拆迁中的表现作为锻炼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26、招商引资怎么应对竞争?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难免会遇到同质化竞争。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避免招商引资恶性竞争,鼓励不同区域发展特色经济。要研究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充分保障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要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报送和上下联动机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大项目、好项目留得住、落得下。
27、招商引资队伍怎么建? 按照“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模式,选调一批优秀干部,选聘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制定市场化的绩效激励政策,集中人财物力专攻招商。要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大项目、好项目。要理性对待企业的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税源合理流动补偿机制,避免项目建设的同质化竞争。坚持“抓两头、放中间”,所谓抓两头就是一方面要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另一方面要服务好已落地的企业;放中间就是放开谈判过程,项目用地、优惠政策等交给专业人士、专业部门去洽谈,按照规定程序办事,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28、招商引资怎么做好产业链招商? 要围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要实行产业链招商,对重点产业进行细分,研判在其产业链当中,哪一段是国际上正在转移的,哪一段是国内先进地区正在转移的,哪一段又是适合本地发展的,以此来寻找产业链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领先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小分队、敲门式招商。要让经济更高更快地发展,招商引资的作用不言而喻。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我们发展规模还不够大、大企业还不够多、产业集群聚集度还不够高。对此,要加强产业链招商、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9、经济铁三角:项目导向、招商引资、环境营造。 通过项目导向、招商引资、环境营造实施开放战略、融合战略、聚焦战略。抓好三大战略,就要合理谋划实施途径,具体说有三个途径,即项目导向、招商引资、环境营造。项目导向,就是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项目引进、项目推进和后续服务,使项目落地、投产、见效。项目导向还必须落实到考核上,要坚持项目建设观摩活动,当场打分、当场公布、当场传导压力,将打分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依据。招商引资,就是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发展的生命线贯穿始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招商方式、改变招商方法、加强招商力量,激励招商部门和人员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精神,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的突破。环境营造,就是要抓好法治、人文、政策、生态环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重点建立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要有“舍得”的境界,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增强对投资创业的政策吸引力;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显山露水”的理念,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活居住环境。要加强对项目引进、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的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
信息来源:招商引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