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长报告称稳定住房消费 促开发商吃定心丸
(原标题:2015,河北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
1月8日,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石家庄开幕。
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法治河北建设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三大背景叠加,如何做好2015年的工作,成为全省上下关心关注的焦点。
解读省长张庆伟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2015年的河北将以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更多令人期待的新举措。
适应新常态,“三驾马车”需发挥“三个作用”;稳增长调结构,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让“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持续发挥协调拉动作用,是个重要课题。
省长张庆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答案是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
“有效投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新词汇。专家介绍,该词汇强调从效益角度来把握投资,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的。
2014年,河北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报告直言“当前我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这一现实,更加考验政府抓投资的能力。
设立多种“基金”,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新手段。列入报告中的基金包括: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境外上市股权投资基金、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
专家解读,设立这些省级基金,旨在放大投资规模,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投资向科技含量高、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项目倾斜,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
让消费为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力量,政府层面可以在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二是强化对消费的引导。
围绕前者,报告在涉及“三农”环节重点提及了“促进农民增收”,指出要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创业等,使农民获得四种收入,即务农收入、务工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专家介绍,农民转移性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带回资金、政府的救济金以及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
至于后一方面,河北将在一些特定领域实施消费工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服务机构,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同时围绕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住房消费等明确政策方向。其中,作为信息消费城市试点,石、秦、唐三市和永年县、白沟新城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稳定住房消费”的信号,也让房地产商们吃下定心丸。
另外,今年当你向单位申请年休假时,底气可以更足了。因为省长在报告中强调“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要知道,带薪休假也是在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出口方面,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等新兴贸易方式,成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在结构调整方面,报告提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任务,驰而不息抓下去,并从中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
服务业被放到突出位置,报告提出要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具体举措包括,推动32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发展,做大做强钢铁、煤炭等省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主动承接首都服务业转移,集中建设大型商品批发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推进各市科技大市场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剥离服务、组建服务业法人企业。
传统产业方面提出的具体举措,一方面要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继续化解过剩产能,全年化解粗钢产能500万吨、水泥600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减压煤炭消费500万吨。
农业方面,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新增和改善农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并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落实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三个率先突破”;把握“一带一路”机遇,钢铁等优势产业加快走出去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河北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实施“三个率先突破”,创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做好冬奥会申办工作,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即将公布,河北需要深化相关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河北要做到“三个率先突破”:
交通上,津保铁路建成通车,京沈客专、京张铁路全面开工,北京大外环、京秦、京涉、津石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是河北设计的年度目标;
生态上,争取国家设立京津冀环保生态基金,加快建设京津保生态过渡带,成为新看点;
产业上,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京冀曹妃甸现代产业实验区、亦庄廊坊产业园和津冀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将成为产业对接方面的重要平台。
以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带动全局,河北还分两个层次统筹省内相关工作。
一是在推动各地重点突破上,依据比较优势加以扶持。比如支持省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企业搬迁退城、建设正定新区,支持张承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支持秦唐沧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支持廊坊、保定在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快对接京津,支持邯、邢、衡三地的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
二是在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方面,提出要围绕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工作。在此方面,报告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数字目标: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5%,力争完成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100亿元,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90%以上,建成100个特色街区和100个风貌建筑。
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河北致力增加和创造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其中,报告提到将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矿产资源境外投资开发力度。
报告还要求,要对标自贸区,建设好曹妃甸、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申报黄骅综合保税区。
狠抓改革攻坚,“三证合一”将扩大实施范围;突出创新驱动,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至为关键。
报告把政府改革放在改革任务的首位,提出大力简政放权。
承上启下,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前置审批的清理,以及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一体化审批和联合审批,将是2015年河北全面推进审批改革的工作重点。
作为试点,衡水市、威县以及更多的设区市向城区、县向乡镇放权的改革试点、设立行政审批局的试点将分别担负起为改革探路的任务。
给创业者和投资者带来利好,今年还将扩大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实施范围。
基层公务员的利好则在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推行,届时,你的职务可能没县长高,但工资却可能比县长高。
推进多年的国企改革,新动向集中于“上市”、“混合所有制”、“薪酬”等关键词。其中,今年将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核心资产上市和整体上市,而在子公司层面则要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严格规范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制度,扩大市场化选聘比例。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落实《预算法》、扩大“营改增”、服务中小微企业、规范地方债、严管民间融资成为工作重点。
报告还提出,要发展民营银行,筹建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成为新任务。前者将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生态效益补偿、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等机制,后者致力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深化改革,离不开创新精神。而创新发展更是河北科学发展的新根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河北将多措并举——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激活企业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联手京津,创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其中,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部署了6项主要指标、10项科技创新示范工程、6大抓手,同时鼓励优势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力争在中医药创制等领域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市县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创新成果孵化器。
为创新进行的改革性举措也体现在报告中,比如要探索开展专利权、科技成果入股试点,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培养、院士智力引进和技术经纪人培育工程。
还要用足用好推向全国的6项中关村政策,以保定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环首都国家级高新区为支点、创新型城市为单元,整体打包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与京津共同建设一批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园区和创新服务平台。
通过改革、创新,报告明确提出,我省今年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并掀起大众创业新高潮。
改善生态环境,全部淘汰黄标车;加强民生保障,确保全省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治理雾霾,是河北2015年不能松懈的大事,且要攻坚克难。
报告提出了“科学精准治霾”的理念,这意味着随着对污染源的解析,河北治霾将会更加精准。
比如,在“煤”上下功夫,要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改造城乡燃煤锅炉,建设洁净煤配送中心和供应网络,加快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在“车”上做文章,今年将全部淘汰黄标车,重点在设区市公交、出租车行业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在工业领域,要巩固钢铁、电力、水泥、玻璃四大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加快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在机制上,还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碳排放交易试点。
谈及改善环境、推进生态修复时,报告用了“只争朝夕”的说法。用最严格制度治水,确保全省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比例超过50%,年内实现压采地下水14.6亿立方米。围绕增绿,计划新增植树造林420万亩。围绕治山,要抓好尾矿库整改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还要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改善人居环境,2015年河北将继续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崇礼等8个片区为重点,改造提升3000个村,连片建设美丽乡村。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引领,2015年河北将持续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民生工作的主要方向。围绕就业、社保、扶贫以及教育、医疗等领域,河北今年确定了八件实事:
年内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改造新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180万平方米,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80元,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疾病应急救助机制。
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19万套,竣工1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0万户。
年内实现56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确保全省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完善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档案馆设施,深入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建立健全以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为重点的老年福利制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5%,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到65%。
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鲜农产品、保健食品等电子追溯,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