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1998年援藏"日志":就矿泉水吃面包 把氧气袋让给他人
日志一
1998年6月17日
行程:拉萨贡嘎机场——米拉雪山——工布江达县——阿沛大桥——八一镇
经过3000多公里的飞行,6月17日清晨,习近平在拉萨贡嘎机场下机。援藏干部由省委副书记陪送进藏,是当时全国规格最高的,西藏自治区党委有关党政领导到机场迎接。
披上圣洁的哈达,喝过藏族同胞敬献的青稞美酒,援藏大部队留在拉萨休息,习近平则抓紧时间,率先遣队马不停蹄向福建对口援藏地区——林芝进发。
车出贡嘎机场,一路童山漠野,罕见人烟。狂风卷着碎石抛向四野,砸得车窗噼啪作响。崎岖的道路上车子颠着跳着晃着,脑袋几次撞上车顶。想喝口水,杯子却难以送到唇边。
舟车劳顿就着矿泉水大口吃面包
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之间,是500多公里漫长的路程,习近平乘车走了一天。途中的米拉雪山海拔5000多米,山顶汽车必经的隘口上,林芝地委、行署和群众挂上了热烈欢迎的横幅和象征吉祥的经幡,风中,映着茫茫白雪的大红横幅和五彩经幡猎猎有声。
翻过米拉雪山,车队沿尼洋河畔顺流而下。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全长307公里,在海拔2900米的八一镇汇入雅鲁藏布江,垂直落差2000余米。长河流淌着清澈澄碧的雪水,向东穿过大川陡谷,绕过断壁悬崖,河面越来越宽,两岸绿树葱茏,牛羊像珍珠一样洒落在草甸上。
车队停在坝上的几棵白杨树旁,大家下车吃午饭。一路劳顿,秘书和随团医生晕得趴在车上,习近平却依然精神焕发。他搬了个石块坐在白杨树下,打开分给自己的干粮盒,就着矿泉水大口吃面包。看到我耷拉着脑袋坐在一边,便拿个干粮盒递给我说:“还是要吃点东西。”
车到林芝境内的工布江达县,习近平风尘仆仆,拐到县委办公地拜访,扎根西藏20年的县委书记热情介绍当地情况。出县城不远,一座横跨尼洋河的柔性悬索大桥映入眼帘。听说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的故乡就在附近,大桥是他出资修建且命名为“阿沛大桥”。习近平下车,和第一批援藏干部领队邓保南一起走到桥头仔细观看。
见义勇为把氧气袋让给随行同志
抵达八一镇,已是晚间8点多,天还亮着。住下后,我觉得精神好多了,又是猛吃饭,又是洗澡洗衣服,还谢绝了氧气袋。不料躺下不久,问题来了:胸闷、头晕!原以为会慢慢缓解,可是脑袋越来越糊,我开始大口喘息,觉得自己在往深水里下沉……一丝尚存的求生意识催促着我,咬紧牙根挣扎着起床,一脚深一脚浅蹭到楼下服务台求救——
一看我脸色发紫,嘴唇发黑,服务台的藏族小伙子三步并两步往楼上跑,不一会儿,拎来了一个大氧气袋。
吸了氧,回过神后,我一抬头看见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翻过凌晨1点。
“呀,这么迟了!你拿来谁的氧气袋呀?”我问。
藏族小伙子大大咧咧地说:“没事,那个年轻人听说有人不行了就让把氧气袋拿来。”
那个氧气袋让我平安度过进藏的第一个夜晚。我心里过意不去:初来乍到世界屋脊,氧气袋可是生命安全的保障。是谁让给了我?
第二天,我半开玩笑地问一起进藏的队友:“昨晚是哪位年轻人见义勇为,把氧气袋让给我了?”
“是我。”习近平笑着回答。
日志二
1998年6月18日
行程:到解放军驻西藏林芝某部看望闽籍战士
进藏第二天,习近平即前往解放军驻西藏林芝某部,看望闽籍战士。1998年,这支驻守边防的英雄部队,第一次从福建征了204名子弟兵。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一到驻地,习近平就热情地向指战员致以问候。
座谈会上,驻军首长向习近平介绍了部队的建队历程、光荣业绩以及闽籍战士的表现,他说:“非常感谢福建为我们送来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战士,入伍不到半年,他们中已经有34名受到各级嘉奖,1名荣立三等功。”
习近平深感欣慰,他说:“征兵到西藏,得到福建人民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还制定了许多鼓励政策,兵源是在十分充沛的基础上挑选的。”
习近平说:“林芝地处西南边疆,有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福建地处东南边疆,也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长期以来,驻军为保卫边疆、巩固海防、支持当地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向你们表示敬意。”他还说:“福建与林芝,都是全国双拥先进单位,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许多共同的体会和感受,希望互相交流。”
到战士们中间摸摸床铺够不够厚、够不够暖
座谈会后,习近平深入战士们的宿舍、阅览室,摸摸他们铺的够不够厚,盖的够不够暖,看看他们平时都读哪些书报。他再三叮咛,希望战士们弘扬老西藏精神,安心服役,早日成材。他说:“在这样一个富有光荣传统的地区和部队里生活,你们一定能够经受磨练,很好地成长!”
接着,习近平走近闽籍战士代表,同他们一一握手,说:“我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以及3200多万福建父老乡亲慰问你们,并把喜讯带回去,让福建人民、让你们的家长放心。”
在雪域高原,守边卫国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支持边防事业,爱护子弟兵,福建援藏干部从有限的援藏经费中抽出10万元,修缮了中印边境的岗嘎大桥和边防哨所。
日志三
1998年6月19日
行程:林芝地区欢迎广东福建两省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八一镇巴吉村等调研——林芝地委行署工作汇报会
1998年6月19日上午,林芝地委行署隆重召开欢迎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
习近平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向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林芝地委和行署领导及林芝地区各族人民致以热忱问候和诚挚敬意。
习近平说:“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西藏人民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人民。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重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明确指出:支援西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
习近平介绍了福建援藏干部的选派情况。他说:“福建1995年送到林芝地区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是从1300多报名者中精选出来的。1998年初以来,省委和省政府组织首批援藏干部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省各地巡回报告,在福建兴起新一轮援藏热潮。有选派任务的3个地市和13个省直单位,报名应选人数超过1500人,经过严格考察、反复衡量,最终精选出第二批进藏的23名干部。虽然人数不多,但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3200多万人民的重托。”
深入村民家中与大家促膝谈心掏出心里话
6月19日上午,林芝地区欢迎广东福建两省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刚结束,习近平即驱车深入八一镇巴吉村调研。
像过节一样,巴吉村的村民们兴高采烈,早早就扶老携幼,等待在村口。习近平的车子一到,人们拥上前热烈鼓掌,并向习近平一行献哈达,敬青稞酒。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习近平参观了这个藏族村落,然后来到村民次仁平措家。
次仁平措从部队复员回乡后开汽车搞运输,勤劳致富,1997年花38万盖起了两层高的新楼房——
一进门,酥油灯亮着,藏香燃着,新家具描绘着莲花、水鸟、仙女、祥云,金光闪闪,喜气洋洋……
“福建先富起来的地方也不过如此呀!”习近平赞叹。
他细细地参观了次仁平措的卧室、客厅、厨房、粮仓,看着满仓的青稞大米面粉,习近平笑了,接着问围在身边的村民:“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
“这几年光景最好啦!”村民们争着回答。
巴吉村的历史,历尽沧桑——
解放前的西藏是黑暗的农奴社会,巴吉村3家农奴主剥削、压迫着100多户农奴,一不高兴就辱骂、吊打、刀砍……村支书大龙的父亲被农奴主打瞎一只眼睛,女村民江雅拉孟的父亲被农奴主剁掉一只手掌。
是共产党领导百万农奴站起来,巴吉村村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1959年,原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巴吉村全村动员,为解放军送去80多只牛皮筏,支持金珠玛米渡过雅鲁藏布江平叛。解放军洒血流汗修建川藏公路,村民们自发为亲人送水送饭送建材,有一回,全村180个男人靠两条腿走了四天四夜,硬是把钢筋、水泥、食品等背到墨脱,送到筑路的解放军面前。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产模式单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村民一年辛苦到头刚能填饱肚子,村里泥巴路坑坑洼洼,村户间以荆棘、树枝当“围墙”……
在各级有关部门热情的支持、援藏工作有力的推动下,村党支部带领大家利用地缘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组织运输队、创办预制板厂、兴建大棚蔬菜基地……巴吉村逐渐富裕起来,短短几年间,“刺围墙”换成了木板和树皮勾连的“板皮围墙”,接着水泥勾缝的“石头围墙”又取代了“板皮围墙”,1998年巴吉新村全面建成,“石头围墙”被推倒,村里统一设计、统一修建了“砖头围墙”!
习近平和村民促膝谈心,大家七嘴八舌,掏出心里话,有的说藏语,有的说汉语,村主任在一边忙不迭地翻译。
当了解到巴吉村1997年人均收入逾2000元,大家过上好日子时,习近平十分高兴。他说:“祝贺你们!你们靠党的好政策富起来,应该向你们学习。希望你们继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女主人捧着青稞酒笑盈盈地走来,习近平双手接过酒杯,轻啜一口,说:“谢谢您的热情款待,藏族和汉族是一家人。”
话音刚落,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小学生高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出了次仁平措家,习近平又进了一户村民家。这户人家屋里有一位藏族老大爷,习近平连忙上前嘘寒问暖。听说老大爷身体不太好时,他像亲人一样握住老人的手说:“您可千万多保重啊!祝您长寿。”
见习近平这样平易近人,村民们说:“真是一家人啊!”大家难舍难分。这时不知谁提议:“咱们在一起留个影吧?”
于是,次仁平措的新房前,留下了藏汉一家亲的又一珍贵镜头。
抓紧一切空隙时间调研聆听当地对援藏工作、援藏干部的反映
因为要参加省委六届八次全会,习近平必须在6月21日离开林芝。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他抓紧一切空隙时间深入实地:考察了八一镇城区的福建路、厦门广场、武夷宫、林芝电视台;八一镇到朗县沿途的塘崩巴农产综合开发区、堆巴塘新村、南伊工业小区、南伊电站等福建援建项目。
习近平一路聆听当地对援藏工作、援藏干部的反映,甚至记住了援藏干部的藏族名字:6月19日下午林芝地委行署工作汇报会上,才旺班典专员报告:“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把12万的生活补贴,全部用在群众身上。”说到这里,才旺班典动情掉泪。习近平称赞道:“这种精神是孔繁森精神的体现、老西藏精神的发扬,邓保南是窗口。”
日志四
1998年6月20日
行程:将派往米林农场、米林县和朗县任职的援藏干部一一送到岗
6月20日,一天之内,习近平亲自将派往米林农场、米林县和朗县任职的援藏干部一一送到岗。
雪域高原地广人稀,一出门就得跑个几百公里。
然而在西藏,“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车到朗县境内,像是来到月球上:天地突然成了灰色,那寸草不长的崇山峻岭上,说不清是泥,是石,还是沙?清澈的江水也突然变得浑黄,水流湍急,涛声在峡谷间低吼……
沿着雅鲁藏布江穿行的公路,是当年英雄的解放军以生命为代价,从临川绝壁的半腰上硬炸、硬凿出来的。人在车上,头顶是危如累卵的悬崖,脚底是浊浪奔涌的深渊,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天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越野车在泥里水里折腾,车毁人亡随时可能发生!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在西藏,一踏上汽车,就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感觉”!
比谁都辛苦每到一处必认真听取汇报并与当地干部座谈
习近平比谁都辛苦。每到一个对口援建单位,他都认真听取即将离任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汇报,并和当地党政负责人座谈。他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感谢西藏当地干部群众对援藏干部的关照和支持,同时对第一批援藏干部作出评价,对第二批援藏干部提出要求。
在赴米林县途中,习近平特地挤时间下车参观岗嘎大桥,并在当地群众为纪念援藏干部捐资修桥立的石碑前驻足细看,点头赞许。
米林农场满山遍野是山桃、核桃、嘎玛苹果,却无法转变为财富。援藏干部许少钦刚到场长任上时,由于亏损严重,农场已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在当地干部群众和故乡漳州市支持下,许少钦艰苦创业,勇创新路,不仅解决了1000多职工的吃饭问题,而且办起西藏第一家蜜饯厂,建起水电站、养猪场、面粉加工厂、食用菌培植基地……他累得胃出血,建水电站时滚下悬崖差点丢了命,农场却焕发出勃勃生机。
习近平说:“许少钦交上的答卷令人满意。援藏工作就像接力棒,许少钦走了,刘文标来了,相信他能继续把工作做好。”米林农场只有一个援藏干部名额,习近平说:“刘文标一个人像是孤单,其实不然。因为汉藏是一家人,相信大家一定能支持他。”
米林县住着藏、汉、回、珞巴等9个民族,来自福州的援藏干部成了传递民族友谊的使者,他们把各族同胞当亲人,学习语言、了解民俗、体察民情,不到一年,就能用藏语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月工资除了饭钱,全都捐给生活困难的农牧民。1995年12月,为了救援发生重大翻船事故的加拉村, 4名援藏干部赶了三天三夜,途中爬过路宽60厘米、悬在200米危崖上的“老虎嘴”……
习近平说:“米林的援藏干部是我在福州市委书记任上选拔的。我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心还是连在一起。叶康勇他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相信援藏三年下来,回去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朗县地处高寒缺氧的高山峡谷,援藏干部刚到时,欠款400多万元,而县财政每年仅有20万元收入。全县80%的乡村没有电,70%的群众是文盲,24所村办小学中,18所的学生坐地板上课……进藏才一个月,来自泉州的4名援藏干部每人平均掉了14斤肉!然而,他们豁出命来干:寻找矿藏、架桥修路、建设电站、改造旧城、兴办文教、发展林业、建设农业开发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朗县1997年生产总值比1994年增长103.5%,农牧民收入比1994年增长83.4%。由于工作最扎实、政绩最突出、干部表现最好、群众评价最高,在15个省市的44个对口支援县中,朗县被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推荐为唯一获全国表彰的“对口支援先进县”。
车队驰过蛮荒之地进入朗县城关,眼前出现平坦宽敞的“朗泉路”,涌上来欢迎的县委机关藏族工作人员说着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大家如坠云里雾里!
习近平深感欣慰。他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县委领导班子是有战斗力的集体。朗县有可喜的今天,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每到一个站点都将第二批援藏干部一一介绍给当地负责人
交接过程中,习近平高度评价第一批援藏干部,他说:“你们没有辜负党的重托,没有辜负福建人民和西藏人民的重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们不仅和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还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了正气,激励着人们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福建人民感谢你们。”
每到一个站点,习近平都将第二批援藏干部一一介绍给当地的党政负责人。他要求第二批援藏干部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团结协作,再接再厉,谱写新的篇章。他同时希望:“福建和西藏林芝的友情,像雅鲁藏布江一样,源远流长。”
全程陪同考察、调研、接送援藏干部的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党委组织部长陆惠民,亲身感受习近平对西藏的深厚感情以及奋不顾身的工作状态,几次感动地说:“习书记这种饱满的热情,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