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蓝色引擎 提挡加速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李 巍
大潮奔涌,沧海扬帆。我省487公里的蓝色海岸线,律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节拍——
三大港口瞄着“打造知名大港”的目标加快蜕变;
上半年沿海亿元以上在建项目数量达到1257个,同比增长13.1%,产业加速聚集;
唐山 、 秦皇岛 、沧州城市布局做足沿海文章,抢占发展先机。
“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自去年5月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将此确定为四大攻坚战之首后,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作为我省实现由经济大省转向经济强省的突破口和支撑点,受到高度重视。上半年,我省沿海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我省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正提挡加速。
三大港口加快打造知名大港——
拓展功能,做大规模,提高对腹地的辐射带动力
具备20万吨级以上货轮的通航能力,对于 黄骅 港来说,意味着什么?
“到那时,不仅将满足冀中南地区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运输需求,还能缓解津冀鲁沿海港口铁矿石接卸码头能力不足等问题。”7月30日,凭海临风, 沧州黄骅 港务局副局长刘吉利如此回答。
实现这一突破,已进入倒计时。目前,黄骅港2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已完工,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基本实现重载试车,正静待邯黄铁路修进港区的最后时刻。液体化工码头、散杂货码头、粮油码头建设现场也是一派繁忙……
港口,一手拉着内陆,一手牵着海洋,扮演着一个区域走向海洋的桥梁、对外开放的门户、产业集聚的平台等多个角色。不仅是黄骅港,今年以来,秦皇岛港也在加快推进东扩港区和20万吨级150航道改造工程建设,曹妃甸第6个5000万吨煤炭码头已开工。随着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的加速推进,我省三大港口的通航能力正在大大提升。“以拓展港口功能为着力点,做大港口规模”,“加快发展集装箱码头,积极开辟国际货运航线”……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打造知名大港”的部署。我省港口着力摆脱过去以运煤为主业的“黑”形象,在矿石、液体化工、集装箱等方面逐步完善服务功能。
黄骅港到广州南沙港、曹妃甸港到营口港的集装箱班轮开通了,京唐港到太仓港、宁波港、江阴港以及威海港等6条航线也能运集装箱了……今年以来,以发展集装箱为突破口,我省进一步做强港口功能,努力提高其对腹地的辐射带动力。截至目前,全省集装箱班轮航线达57条,通达国内外50多个港口。上半年,全省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2.9万标准箱,同比增幅高达50.7%,全年突破150万标准箱没有悬念。
无商不富,无贸不活。港口功能的日益完备,让我省沿海港区一改货物进出“中转站”的形象,加速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加工制造大港转变。
今年年初,文丰木材码头在曹妃甸港区通航,迅速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专业化木材码头。以其为依托,曹妃甸加快木材加工集散基地建设,预计到2018年加工集散能力达到每年800万立方米,届时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木材交易平台。依托深水大港,煤炭、矿石交易平台已经在上半年建成运营。建设大港口,打造大引擎。今年以来,全省港口发展势头强劲。在去年我省港口吞吐量超过8亿吨、居全国第三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沿海港口又完成吞吐量4.7亿吨,预计今年可突破9亿吨。
引项目力求干净高端——
以好项目、大项目兴园区,以园区带沿海,以沿海活全局
在我省沿海地区,有3000多平方公里可利用的盐碱地和滩涂,从前在人们眼中,意味着苦海沿边,而今则成了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最理想的布局地,非常适合“种”工厂。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目标,3-5年后,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要由现在的1/3达到1/2左右。而沿海要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自然离不开项目的支撑。今年以来,我省集中力量发展临港产业,特别是抓了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项目,以好项目、大项目兴园区,以园区带沿海,以沿海活全局。
一个个灵活自如的机器人在面积狭小的机械接口处涂抹焊接,一辆辆崭新的轻客驶下装配线。在北汽集团华北(黄骅)汽车产业基地,一片繁忙,这个刚刚投产半年多的新项目,每天产量近200辆。
上半年,沧州市渤海新区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13.9%。石油化工、冶金装备、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筑起新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你追我赶,曹妃甸的项目建设也在提速。今年,唐山市曹妃甸区共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8个,目前已有92个项目续建和新开项目加紧建设。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华电重工曹妃甸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首钢京唐二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已获得环保部环评审批,中石油唐山LNG项目已在去年年底向北京供气。
“沿海引进的项目一定要干净、高端。”省委、省政府提出,我省的沿海开放处于后发地区,后来居上就要避免再走牺牲环境的老路,避免再搞过几年又要“腾笼换鸟”的低端粗放的产业。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引进的项目必须是绿色的,不要“带污”的项目,即使是重化工业项目,也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把排放降到最低限度。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把“生态优先”作为项目建设的标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人文海岸、(国际)智慧产业新城,着力打造北方沿海美丽中国的样板区。上半年,北戴河新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规划已经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未来,他们还将申列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争取获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打造新区生态文化品牌。
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园区,沿海产业聚集呈“加速度”之势,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沿海率先发展的“引爆点”正在形成。
临港城市向海拓展——
港产城加速融合互动,形成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强大合力
6月29日,唐曹铁路、水曹铁路同时开工建设。这两条铁路,一条起自唐山市区,一条起自迁安水厂矿区,终点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曹妃甸。
今年,唐山市重点推进唐曹铁路、水曹铁路、张唐铁路等三条铁路和遵曹公路、迁曹高速公路两条公路的建设,以扩大港口的直接腹地。这五条交通线,将助力唐山形成以沿海为龙头、以园区为节点的全域沿海开发建设大格局。
向海拓展,港产城融合互动,沿海城市格局悄然生变。
向东、向南。眼下,唐山东南部地区正在成为该市重点发展的区域。按照规划,唐山主城区将向东南大海的方向拓展138平方公里。不远的将来,唐山市城市发展新格局将呈现“双核”形态,一头是唐山市中心区,另一头是位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海岸线的中间、已初具规模的唐山湾生态城次中心区。为促进“双核”有效连接、互动发展,唐山正谋划在二者之间,建设通用机场等项目。
沧州市的城市发展格局也在变。该市加快实施“一城、五区、三组团”的“大沧州”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以沧州主城区、青县县城、黄骅新城为中心的三大组团,推动城市集群向东发展,与渤海新区形成集聚之势。
如果说,唐山、沧州迎着海的方向发展,是在回应大海的呼唤。那么,秦皇岛的西港搬迁,则暗含着科学用海的智慧。
由于占据了主城区绝大部分海岸线,百年老港秦皇岛港让这座滨海城市主城区“临海不见海、近海不亲海”,而且,疏港铁路分割城市,煤炭运输也带来污染。自去年6月秦皇岛港全面启动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后,今年6月16日,东扩港区建设的前期工程也正式启动。按照计划,东部新港区将力争在2015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退港还城、还海于民。秦皇岛的城市空间布局将更加优化。今年以来,该市依托西港搬迁改造,加快沿海开放开发,板块推进、组团发展,整体打造沿海经济增长带。特别是把海港区、山海关区、秦皇岛开发区、抚宁县“三区一县”作为整体,统筹建设临港产业园区。
港口、产业、城市融合互动,形成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的强大合力。
我们相信,只要以“锤子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沿海开发开放的强大引擎一定能够有力地带动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