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型”交通格局促进农村多元发展
———张家口市2014年农村公路发展纪实
“农村公路?不是吧?张家口竟有如此美丽的农村公路?”2014年8月的一天,当天津的游客李先生与朋友们驾车行驶在草原天路上看到“七公开”公示牌时,在被路边美景陶醉的同时,满脸的狐疑之色。其实,草原天路只是张家口市农村公路的品牌之一。今年以来,该市以“田路分家”为抓手,进一步突出服务理念,将县区地域特色融入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因地施策,以“绿、美、畅、洁、安”为目标,倾力打造旅游生态型、便民利民型、历史文化型、经济发展型农村交通新格局,为促进全市农村的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4年,该市将“田路分家”列为交通运输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任务、整合力量、强力推进,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年内完成“田路分家”8628公里,其中县道1526公里,乡道3211公里,村道3891公里,分别超额完成省厅下达计划任务的11、9.4和4.7个百分点。种植乔灌木220万株。在工程建设中,依托张北、康保等坝上草原特有的地理环境,在保持草原特有风貌、景致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点和旅游产业需求,合理规划路面路肩,重点实施“为草原增绿添彩”工程,打造具有“草原风貌”的旅游生态型农村交通新模式。为了将草原天路这一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今年新建草原天路连接线6条。沽源县修建旅游景点玻璃钢顺水槽1200米。
“乡村道路在规划时要符合群众的意愿,建成后要方便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该市地道处处长雷普一语道明工作思路。在规划农村公路时,针对阳原、怀来、蔚县等平原地带的特点,以县乡道路为主干,把县、乡、村公路连片规划、逐条创建,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形成网格状的便民利民型农村交通新格局。2014年以来,投资121042万元,建设项目开工428项,建成农村公路874公里。按照新建道路“田路分家”工作一步到位的原则,建立了“政府牵头、交通修路、林业植树、农开水利配套、国土配合”的联动共建体制。市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养护专项奖补资金。阳原县政府按照每公里4000元的标准对“田路分家”实施的乡镇给予补贴;部分乡镇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列入为民工程,重点实施。怀来县形成了县、乡、企三级投资体系,县政府按每年每公里3000元予以补助,乡镇政府按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沿线受益企业自愿捐献。同时,该县交通运输局与县直有关部门合作,利用水务局和农业开发办的水利投资,在公路两侧修建浆砌水渠边沟或水泥渡槽,以水渠代替边沟,一渠多用,天旱时作为防渗渠、通水浇地,洪涝时作为排水渠、泄涝排洪,既节省了资金投入、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达到了公路排水、农民浇地的目的,还有效缓解了路地矛盾,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每次路过这里,我都要停下车休息一会儿,顺便欣赏一下路边的美景,体验一下风俗文化。”山西大同的水果商贩王师傅坐在交通驿站的长条椅子上与笔者闲聊。在蔚县、涿鹿、宣化县等县,以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在农村公路的适宜路段修建文化墙、文化长廊,将农村交通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出现了历史文化型农村交通的新局面。今年以来,投入资金1807万元,创建文明示范路836公里,打造文化景观20余处。在宣化县重点打造了东望山农村交通驿站、县道洋新线文化景观墙等项目,并在头武线赵家窑村、双庙村、李指挥村过村路段新建花墙、花池,使山川、树木、村庄与人文历史有机融合,和谐统一。怀来县依照官厅湖景区的风景特色,使用泰然酶复合新技术修建了高标准的环形道路,为景区打造了新的靓点。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天路分家” ,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畅洁绿美舒适的环境。“过去一到下雨天就不敢出门了,路面满是积水污泥,穿上雨鞋也走不动,得光脚走,更别说车辆走了。现在,这条路,路也硬了,绿化也美了,可以并排开过两辆汽车,我使用的肥料和种的菜都靠汽车拉运”。小关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喜一边打理蔬菜活计一边对笔者说。在阳原县小关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点村,多方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的环村道路,道路路面由3.5米拓宽为6米,满足中型车辆运输农副产品的需求,建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致富路”。近年来,该村共发展温室大棚480多亩,吸引省外投资2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
2015年,张家口市将以申办冬奥会为契机,在农村公路工作中,坚持三个“突出”的原则,即突出重点工作,突出打造特色,突出培育亮点,力促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李建国 庞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