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合法地位被认可 将纳入电召服务统一管理

24.07.2014  10:03

    《通知》提出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包括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制图/刘欣瑜

    今年初,两大打车软件快的与嘀嘀(现更名为“滴滴”)的补贴大战,让人应接不暇。乘上移动互联网的顺风车,打车软件经过爆发式增长。在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获利之余,也带来了打车软件野蛮生长、行业乱象、监管乏力的问题。

    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拟将打车软件纳入统一管理,这意味着国家首次在政策层面确立了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打车软件是否会因此迎来“新生”?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刘清波

    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被认可

    “从一定角度来说,《通知》对打车软件合法地位予以了认可。”滴滴打车 石家庄 分公司总经理王忠利表示,《通知》扫清了政策壁垒,充分践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监管理念。

    根据《通知》第一条,“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对转变出租汽车运营模式、方便乘客出行、提升服务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包括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多种服务方式。

    打车软件的出现与乘客一车难求、司机空驶率居高不下的打车奇怪现状,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根据相关机构出台的《2013年公共服务蓝皮书》,35%以上的乘客打车等候时间超过20分钟。清华大学《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的乘客使用打车软件的下单成功率为83.7%。两份报告中的三个数据可以看出,打车软件的出现并非偶然。

    不过,打车软件营运之初,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出现了招手不停车、打车需加价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打车软件的质疑。

    相关专家认为,打车软件相比传统的打车方式,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一味禁止,否认合法,犹如拍皮球,越使劲拍,弹得越高。显然,交通部选择宽容的北京模式背后,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打车软件不可完全禁止的客观情况下,监管部门顺势而为,认可其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