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游戏”刚刚开始:快的滴滴仅拿到入场券

25.02.2015  12:43

    新浪科技 扬子

    春节期间,微信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着实令众人惊呼,而快的和滴滴的合并也同时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话题。

    “曾为了市场份额都打的头破血流”、“补贴还有吗?还能任性免费乘车吗”…人们关心的问题大抵如此,这对昔日的对手火速联姻能否就此“一统江湖”?或许,并非那么容易。

    纵观快的和滴滴各项业务,打车软件的对手其实是“扬召”及长期形成的用户习惯,而专车领域的竞争已然进入“战国时代”的拼杀阶段,加上逐渐兴起的拼车、公交等相关的智能综合出行新业务,快的和滴滴将面临从内到外各个环节的挑战。

     打车软件VS传统习惯

    在出租车叫车软件这个垂直细分领域,快的和滴滴目前的占有率已超90%。但是使用滴滴和快的软件叫车的人加起来,其实只占到全国出租车乘客总数的15%,大多数人在乘坐出租车时仍然习惯“扬召”。

    也就是说,打车软件的最大对手仍是“扬手召车”这种传统习惯。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很多乘客和司机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还未完全培养成型。因此快的和滴滴合并之后,仍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用户习惯。

    经过一年多的现金补贴,打车软件确实培养了一批深度用户,但依然有很多用户属于“灰度”用户,补贴高则用的多,补贴低则用的少。在数量庞大的三四线城市,其出行生态与北上广完全不同,推广打车软件需要面临更复杂的环境。

    合并之后,快的和滴滴可以在继续保持补贴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产品体验和建立更优的出行生态上。比如,通过技术继续优化产品,出租车和乘客的地理位置将更加精准,通过车头朝向、实时路况来精准计算出租车到达用户身边的距离和时间等。

    从生态角度,快的和滴滴可以进一步优化出租车和用户的匹配度,进而提升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技术减少或避免司机拒载、绕行、挑活儿等现象。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优化,需要数据和时间的双重积累。

    专车市场启动“战国”模式

    商务专车是一块极其诱人的蛋糕,Uber模式在国外市场上已经被验证。在国内,虽然专车面临着不少阻碍,但是这个领域已然有可见的光明未来,从资本给滴滴和快的分别近10亿美元级别的投资也可见端倪。

    但这个领域目前已经进入“战国时代”,各路群雄都有所依仗。仅神州租车就备好6万辆汽车进军商务专车服务,易到结盟海尔建立租车公司,Uber与百度不仅涉及资本合作,还可以得到百度地图的流量支持。

    随着快的和滴滴两个公司合并消息的确认,Uber、百度和易到也传出联合的消息。拥有百度流量和资金支持, Uber与易到合并之后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各方联合之后,商务专车领域将会出现更加激烈的战争。

    有实力进军商务租车领域的还有坐拥车源的一嗨租车,以及已经入局许久的AA租车等。加之大量城市本地用车软件也不断涌出,足以迅速分食部分市场份额。由此看来,快的和滴滴合并之后也只是拥有了在商务专车核心战场的入场门票,市场格局远未到定下来的时候。

     面临更多大BOSS

    按照官方的说法,快的和滴滴未来要建立一个综合智能出行平台,包括打车、拼车、代驾和公交等,这也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所有与城市出行相关的需求。

    看上去很美,但要走到这一步, 快的和滴滴仍然需要面临不少挑战。比如通过资源匹配提高汽车使用率的拼车业务,本身就需要解决习惯以及安全等多个现实问题。而未来希望要接入的公交等综合数据,更需要迈过技术、准入等各种壁垒。

    “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快的和滴滴先得做好出租车和商务专车的基础工作,才有机会去组建一个综合智能出行平台。而随着其自身的发展,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竞争对手。

    如果说快的和滴滴在打一个通关游戏,现在充其量也就过了几个小关卡,更多更大的BOSS还在后面等着。

    更多3C资讯请关注 数字生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