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手足口病高发期来临 早发现早治疗不必恐慌

13.06.2015  21:06

手足口病是我市夏季重点监测的肠道传染病,常在五六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目前正值高发期,专家提醒幼儿家长,要注意家庭以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时不要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实现早治愈早恢复。

今年刚一岁一个月的成成,几天前突然身上出现疱疹和疙瘩,起初孩子的妈妈以为是普通的疱疹,结果第二天成成继续发烧,随后在市第五医院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成成的妈妈:特害怕,起的那个大水泡小水泡,就来医院赶紧看,也不吃东西不喝水,就是哭,整天哭,也不吃饭了,第一天以为是疱疹,第二天以为是水痘,第三天来着医院看说是手足口,赶紧住院。

经过几天的治疗,成成病情明显好转,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市五院儿科专家孙淑媛告诉记者,近一周以来,来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数量明显增多。病例一般都是学龄前儿童,其中三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孙淑媛:每年的手足口病一般是四月份开始,今年是五月下旬才开始猛增,总量比每年相对少一些,可能跟家长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观察有关系。

来自全市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目前正值手足口病高发期,今年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比去年有所下降。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今年以来气温一直偏低并且手足口病优势毒株为其他肠道病毒,其致病力相对较低有关。同时,专家提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长不必产生恐慌心理,要做好日常保健

市第五医院二科护士长田红卫: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物品每天要擦拭,衣服玩具吃到东西都要消毒,比如用含氯消毒液,衣服要暴晒,抱孩子前洗洗手洗洗脸,尽量不要亲吻,更不要吃的东西和孩子共同吃,孩子便后饭前一定要让孩子用流动水洗手。

据介绍,患儿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开始多有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还伴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病情较轻。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时不要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实现早治愈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