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龙头企业 一手托贫困乡村
平山县瞄准群众需求定位精准脱贫突破口
本报讯(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贾保卫) 3月13日到15日(农历二月初五到初七)是平山县三汲乡田营村传统庙会。但今年田营村庙会跟往年又有很大的不同:十里八乡前来赶庙会的乡亲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在亲朋家里吃酒席、拉家常,而是纷纷挤进润众生态农业园黑木耳种植大棚里参观取经。
“俺已经有两三年没来这儿赶庙会了,想不到这儿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3月15日,在园区3号食用菌种植大棚里,三汲乡枣洼村74岁的王二旦老人探身端详着挂好的菌棒感慨道。王二旦老人说,他们村里的地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辛苦一年满打满算也就能保一季玉米的收入。当了解到种黑木耳可以比种传统作物收入高出许多时,他赶紧跟技术人员要了张宣传资料,“回去就和儿子商量,看能不能也跟园区合作一下,种点黑木耳。”
田营村是黄壁庄水库的移民村,有600多口人,1200多亩高岗旱岭地,种地、打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看到村里人生活长期无法改善,该村长期在外做生意的盖彦军下定决心:必须让村民们从贫瘠的土地上挣到更多的钱。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建设,一座集特色农林牧、休闲观光、科普示范、民俗体验、生态游乐为一体的占地2000亩、水面800亩的生态农业园在田营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平地而起。
该园区不仅生产金针菇、灵芝、黑木耳、杏鲍菇等多个食用菌品种,还进一步衍生出果蔬采摘、加工销售、休闲旅游,充分融合了一二三产业,也带动了田营及周边村村民致富。仅在园区打工,每个工人就可月收入两三千元。田营村村民盖秋强一家靠土地流转、园区打工和领养菌棒,每年收入近7万元。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汲乡、县移民办、扶贫办与润众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田营村庙会的契机,向该乡乃至全县贫困村、移民村大力推广黑木耳种植。像这样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强化信息引领和产业支撑,实现精准扶贫,成为了该县扶贫工作的突破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黑木耳生产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有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特点。
我们采用的工厂自动化生产方式,可以将气候条件给食用菌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特别是灭菌、接种阶段造成的病害可以完全避免……”在园区出菌车间,经理梁腊八一边带着人们参观,一边向大家介绍,园区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园区提供菌棒,农户只负责日常管理,贫困村和移民村还可享受县里每个菌棒一元钱的优惠补贴,我们负责全程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
“建一个像你们这样的种植大棚需要投资多少?你们这儿的菌棒多少钱?销路怎样?”该县农广校干部梁书平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原来,在当前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活动中,他被选派为驻孟家庄镇苇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并兼任村“第一书记”,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入户走访,了解到村干部和村民致富愿望十分强烈,但苦于没有门路和项目而一筹莫展。田营村举办的这次黑木耳种植推广会,一下子让他有了想法。“回到村里跟村干部合计合计,召开一个村民会议,让大家来这儿实地看看,看能不能跟这儿合作,为苇地村早日脱贫致富建立起一个支撑项目。”梁书平说。
“平山县贫困村260个,占全市贫困村数近4成,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该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为解决好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县里在进一步完善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的同时,一手牵龙头企业,一手托贫困乡村,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龙头企业和贫困乡村牵手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