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国还有18351所义务教育学校未达底线要求

10.05.2018  22:44




资料图:兰州一小学学生正在上课。刘玉桃 摄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报告指出,全国29.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还有18351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下一步,各地要列出问题清单,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落实,确保到2018年底,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底线要求

  报告介绍,2017年9月至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分三个阶段,对各地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一是部署各地组织自查,全国3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下同),对照“底线要求”逐校逐项核查,做到县不漏校、校不漏项。二是组织开展网络测评,427万名师生踊跃参与,积极关注学校发展变化。三是按照“双随机”原则,组织由国家督学和有关专家组成14个督导组,对29个省份进行实地督导,按比例随机抽查了59个县区的312所义务教育学校。

  报告介绍了各地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贫困县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任务。全国832个贫困县有10.3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占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4.7%,所剩5%左右主要集中在深度、边远贫困地区的改薄任务,预计可在2018年底前完成。

  二是义务教育学校“底线要求”基本达标。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93亿平方米,采购价值931亿元的设施设备,分别占五年规划任务的93%和92%,提前一年实现2018年“过九成”工作目标。全国29.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4%,北京、上海、浙江三省(市)100%达标。

  三是教育信息化步伐加速推进。全国90%的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8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23个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四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实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部分补助1000元以上地区出现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局面,有力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全国招聘特岗教师7.7万名,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3.3万所乡村学校,贫困地区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选派2.4万名优秀教师赴“三区”受援县支教,有效缓解了受援地师资紧缺、优秀教师不足的问题。

  五是社会综合满意度较高。网络测评显示,全国师生对全面改薄综合满意度为88%,比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江苏、广东等8省份参与投票师生均超过20万人,吉林、山东等11省份师生满意度均超过90%,全面改薄这一民生工程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拥护。

  报告指出,四年来,各地以解决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抓手,深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379个县(区、市)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约占全国总县(区、市)数的81%。其中,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1省(市)整体通过,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还提到了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班额问题还比较突出。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66人以上超大班额8.6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2.4%,其中排前三位的河南、湖南、河北共有4.5万个,占全国现有大班额总数的52%。全国有56人以上大班额36.8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10.1%,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县镇,其中,湖南大班额比例为22.9%,广西、海南达到18%。

  二是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快速推进,农村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和县城集中,学校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学生寄宿需求逐年增长,如河南、湖南、贵州三省寄宿率分别由2013年的25.8%、29.1%、28.4%,增长为2017年的30.9%、30.2%、33.1%,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食堂餐位不足、淋浴设施缺乏、师生如厕条件较差,学生课外生活较为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基本办学条件还有“短板”。全国还有18351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其中小学15108所,初中3243所。个别省份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的比率仅有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部分农村学校对配置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疏于管理,新补充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较低,采购的图书过于陈旧、内容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些农村学校未在教学、生活区配备消防设备,未设置明显疏散标志,存在安全隐患。

  报告要求,下一步,各地要列出问题清单,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落实,确保到2018年底,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底线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查缺补漏,科学完善全面改薄5年工程规划,确保如期实现“20条底线”的政策目标,并坚决防止打造豪华校和重点校。二是集中新建和扩容改造一批城镇学校,通过提高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合理分流学生等方式,争取在2018年底前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三是要在2018年度计划安排中予以重点保障,切实推进“厕所革命”“煤炉革命”,努力补齐直接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四是加大对竣工项目和采购设备验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确保学校新建改扩建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