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七十年 中日关系何处去
安倍的“三不”主义 遭到日本及亚洲欧美批评
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是日本安倍晋三政府表明历史认识的良机。可惜,安倍继14日发表谈话回避直接道歉后,15日又向祭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香火钱。其言其行,继续坚持不正视历史、不深刻反省、不诚意道歉的“三不”主义。从日本到亚洲欧美,批评之声四起。
日本首相的道歉为何重要
日本战败70年,70年前的新生婴儿,如今已白发苍苍。而日本年轻一代,很多人并不清楚战争真相,更不明了战争性质和战争责任。他们只知道二战中有300多万日本人死亡,却不知道仅中国就有3000多万人伤亡;当然,他们也不知道,1942年仅仅一次“检证”行动,日军就在新加坡杀害了6000多名赤手空拳的青壮年。一位旅日历史学教授曾说,当他讲到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和无条件投降的真实缘由,学生们鸦雀无声,非常震惊。国际学术界的常识性内容,日本大多数年轻人却一无所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日本年轻人不明白幸存的韩国“慰安妇”悲伤地说“只要一句话就好,我只想听到一句发自内心的道歉”,不明白作为掌舵国家方向的人,在任日本首相的诚意道歉何以对受害邻国如此重要——这代表一个国家对历史真相是否有基于人类良知的认识与反省。没有道德勇气,何来政治担当?不能面对过去,何以面向未来?
首相道歉不是一种羞辱,而是赢得邻国尊重和信赖的必经之路,是融入亚洲共建未来的必经之路。正如法国《世界报》载文所言,安倍“粉饰有罪历史的做法只会让日本的未来变得暗淡”。
错误史观导致“和中国较劲”
安倍回避直接道歉,是因为他历史包袱里塞的私心私货太多。这里面,有他自诩从身为甲级战犯的外祖父岸信介那里继承的“政治DNA”,也有他个人的政治野心和极右势力的诉求。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援引美国特尼奥情报公司分析文章指出,安倍的政策构想源自一个信念:如果国民不为自己国家和历史感到自豪,日本就不可能强大,为此不惜淡化美化侵略历史和战争罪行。
但错误史观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零和思维的固化与政治视野的狭窄。再次上台执政的安倍肆意渲染“中国威胁论”,对内为修宪扩军消除民意障碍;对外与美国相互利用,加强美日同盟,企图染指南海。其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和“地球仪外交”,被国际舆论嘲讽为“追着中国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忧虑,以安倍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右翼,似乎想把日本强国地位和中国发展崛起变成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选项,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崛起势头,既不适应也不愿意适应。
这样的思维导向,不可避免地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伤害。本月初,中国外长王毅在东亚系列外长会上呼吁,在对华态度上,日方应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承诺落到实处,而不是处处与中国“较劲”。
“和中国较劲”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错误史观给安倍政府戴上了一副超高度近视镜,使其至今无法看清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世界大势。新世纪里,原来的发达国家可以继续发达,但无法阻止后发国家立足本国文明的前进脚步。
再次迷失于世界大势的危险
战后70周年谈话中,安倍提到以“九一八事变”和退出国际联盟为标志,日本“迷失了世界大势”。他把“迷失”的原因避重就轻地归结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等外部因素,刻意割裂、淡化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已走上持续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历史。
日本近当代史,就是一部侵略扩张史加一部战后发展史。日本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迷失世界大势,自甲午战争后变本加厉地“发高烧”,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直至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在联手德意法西斯“主宰世界”的战争迷梦中难以自拔,最终走向败亡。
70年前,日本这个因贪欲高烧半个世纪的亚洲病人虚脱衰竭,被正义力量彻底击败,和平主义导向得以成为日本战后重建和发展的原点。但是,种种历史原因导致当年高烧的病灶至今未得根除,反而转成“慢性病”。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退休教授让-皮埃尔·莱曼撰文慨叹,70年过去,亚洲的二战伤口仍在引起创痛,“问题的根源在于日本无法融入亚洲”。
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
铭记历史,为的是启迪未来。周恩来总理曾说:“(从甲午战争到日本投降)这五十年,从中日几千年的友好关系看,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应该从长期的观点出发,认真思考如何继续发展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说:“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长成茂密的森林,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作为谁也搬不走谁的亚洲邻居,中日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与发展有重要的共同利益,也有重大的共同责任。中日长期交恶,不符合两国、地区与世界的利益;相反,中日关系朝着稳定和改善的方向发展,对亚太地区继续成为世界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是一重大利好。所谓“中日必有一战”这种不负责任的论调亦须休矣,两国通过各种对话和管控机制,把合作与竞争保持在良性轨道上,方是长久之策。
作为第一位战后出生的日本首相,在战后70周年谈话中,安倍没有直接道歉,实际上是把“谢罪的宿命”留给了未来的日本领导人。但历史终将回到真实的原点,就像和平与发展的大潮,终将扫除障碍,浩荡向前。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