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钢结构建筑迎来发展机遇
□记者 贾芳
近日,在中建二局廊坊钢结构制造基地,总经理范玉峰介绍,今年钢结构项目比较多,目前有北京、沈阳、石家庄等7个项目正在施工,主要是超高层的钢结构建筑以及核电站、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我们在技术、人才、设计上比较有优势,从原材料、设计、制作、安装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标准,可以充分保证质量,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在20%以上。”他说,“今年以来市场增速明显加快,而且用户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明显提升。”
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主体结构由钢构件构成,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业内将其优势概括为“两提两减”: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时效率;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减少资源消耗。
2015年以来,我省相继出台《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方案》和《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把钢结构建筑作为建造方式创新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广。在政策引领下,钢结构建筑发展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钢结构建筑项目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5年底已竣工钢结构工业建筑706项(建筑面积846万平方米)、民用建筑136项(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3项(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在建钢结构工业建筑169项(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民用建筑33项(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2项(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全省在建钢结构建筑项目220项,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厂房和公建,其中住宅也取得了突破,达到15万平方米。
截至2016年3月,我省有各类钢构件生产企业49家,年设计产能178万吨,涵盖钢构件(除用于建筑领域外,还用于交通、水利)、钢结构建筑配套部品等,形成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在日前召开的《河北省钢结构建筑发展战略及构件生产龙头企业研究》课题专家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当前河北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决定,雄安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按照生态、绿色理念,科学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绿色环保的建设方式应及早介入,其中蕴含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重大机遇,河北企业应及早谋划、及时对接,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二是河北省在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其对应建筑市场的年需求在5亿平方米以上,可以在适宜的地区加快发展钢结构建筑;三是河北钢铁产业面临化解产能的形势,建筑行业是用钢大户,也急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行业转型升级,二者可以加速结合、融合,共谋发展,实现共同提升。有专家认为,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具备把钢结构建筑做到国内第一的基础,同时可以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省墙改节能办、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郁达飞表示,钢结构作为钢铁业和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结合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推进二者结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在编制《钢结构建筑型材标准》《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技术规程》等5部标准,3部将于近日印发,2部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这些标准和规范将有助于推动我省钢铁企业直接生产符合建筑模数的型钢,推广相对成熟的钢结构维护技术。在发展钢结构建筑方面,相关部门将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支持打造龙头企业,完善建筑结构、部品构件、维护板材、工法工艺和配套材料全产业链建设,真正培育壮大我省钢结构建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