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15.06.2015  12:25
      2014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行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出口大幅度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趋好,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2014年,全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01.86亿元,同比增长13.82%,实现利税132.49亿元,同比增长51.02%;出口35.09亿美元,同比增长85.01%。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87.55亿元,实现利税93.74亿元;完成出口创汇34.43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1亿元。全省入统企业288家,从业人员约16万人,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11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
      ——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增强行业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组织省内相关开发区和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发布了50个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项目;组织完成厦门经济贸易洽谈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题对接会”;圆满完成“5.18”贸洽会和2014年河北国际信息产业周等活动,重点展示了我省在北斗导航、光伏、汽车电子、应用电子、高端材料等领域最新技术和成果,为企业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促进了我省企业与海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
      项目建设为行业发展加力。投资35亿元的威县全德翰电子科技“年产170万套高端电子产品生产线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投资58亿元的河北曹妃甸汉能光伏“600M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已开工建设;旭新电子薄板玻璃第三条线顺利点火投产;总投资10.18亿元的汉光光电科技园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有45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专项支持,其中:国家工业强基专项支持项目1个,国家电子发展基金支持项目3个,资金合计3400万元;25个电子信息、16个服务平台项目列入2014年省技改资金项目投资计划,补贴息资金7557万元。
      ——行业发展整体态势向好,行业电子即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光伏产业持续复苏回暖。我省骨干企业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使得成本明显下降,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57亿元,占全省电子制造业的26%,同比增长26.99%,增速高于全行业10.8个百分点;利润74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4亿元,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全行业出口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目前,我省光伏产业已逐步走出困境,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通信产业增速平稳。我省通信行业规模小,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明显,但整体增速平稳。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38.61亿元,同比增长12.69%;实现利税23.41亿元,同比增长99.59%;出口创汇2.62亿美元,同比下降49.80%。
      平板显示呈现低速增长。2014年,我省大项目的投产和龙头企业的发力对平板显示行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21亿元,同比增长4.85%;利税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7.73%;出口创汇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半导体照明(LED)增速放缓。受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基础公共照明设施工程总量下降的影响,市场化工程项目明显增加,半导体照明产业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32亿元,同比增长7.62%;利税总额2.80亿元,同比增长-1.28%;出口创汇3948.91万美元,同比增长2.52%。
      行业电子增幅强劲。我省行业基础电子产品门类众多,拥有三氟化氮电子特气、液晶材料、石英晶体谐振器等关键原辅材料、核心器件,虽规模较小,但各具特色、作用明显、竞争优势较为突出,智能仪器仪表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国家对电子基础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应用市场不断扩大,行业电子即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70.30亿元,同比增长13.87%;利税总额19.62亿元,同比增长24.22%;出口创汇6.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