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聚焦发力。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地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工作。
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对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紧紧盯住不放,加大推进力度,确保落实到位。把保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依靠产业带动和政策激励扩大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等基本生活保障,精心做好服务和托底工作。
今年以来,我省民生改善提速。前三季度,全省就业稳中向好,社保待遇稳步提升,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2.83万人,达到1858.23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5.7%;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70.55万人,同比增长47.82万人,比年初增加41.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2.8%;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70.56万人,同比增长17.98万人,比年初增加13.52万人……
省委、省政府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聚焦发力,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完善制度,为全社会就业创业注入新活力
今年年初,开滦集团23名员工奔赴印度江基拉煤矿,将开滦的生产服务业带出了国门,不仅可以解决老矿井资源濒临枯竭带来的人员安置问题,而且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异地安置实现了职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
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成为就业的重点和难点。我省是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转岗、待岗的职工进一步增多。2015年年初的数据显示,全省因压减过剩产能和治理大气污染,涉及职工106万人。
106万职工的安置至关重要。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保障这部分人的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依靠产业带动和政策激励扩大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
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10项安置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和帮扶措施统筹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好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失业人员平稳转岗就业。
援企稳岗和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扎实推进,截至9月底,全省共为4084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1.26亿元,惠及职工128.04万人。其中,为169家去产能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07亿元,惠及职工28.93万人。
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阶段性将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5%。这是自去年我省失业保险费率由3%下调到2%后的又一次下调。此项政策落实到位,两年内可减轻用人单位负担20亿元。
制度的完善,让“饭碗”更多,就业质量更佳,给全社会就业创业注入了新活力。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7.6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0.2%,比去年同期增加5.77万人,同比增长9.3%。高校毕业生35.9万人,就业率为85.83%,高于去年同期81.37%水平。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控制在4.5%以内的较低水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花在燕赵大地竞相迸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双创”热潮加速兴起。
强化服务,释放创业创新活力。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着力建立完善创业创新的市场体系、财税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六方面24条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10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公章刻制备案和社会保险登记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制度障碍的破除,极大地激发了“双创”热情。目前,全省共建设各类众创空间20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80家,入驻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4000多家。建设省级以上孵化器61家,入孵企业5000多家。燕赵沃土,正在成为创业创新者的圆梦之地。
促进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
“老了老了,退休金还越来越多,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张家口市宣化区的宁金国说,上调后,退休金每月达2000元。
从2016年1月1日起,我省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首次同步调整。同步上调养老金待遇,惠及全省400多万退休人员。
这是2005年以来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第12次连续调整,也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的大环境下,给退休人员办的又一件民生实事。
对此次调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带着对群众的浓厚感情,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做好这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更多民生事业在“促进公平”上迈出新步伐。
今年年初,我省连续第三年上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经过2014年7月、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三次上调后,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5元调整为70元、75元和8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健全大病医保制度,就医负担更轻。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5809.44万城乡居民看病就医有了大病保险,参保率100%。
“提低”之举让低收入者有了更多希望。全省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企业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预警线)为13%,增长中线(基准线)为8%,增长下线为3%。
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秩序逐步规范。我省坚持“托低、提中、稳高”的原则,统筹各群体利益关系,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津贴补贴得到规范和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负担减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3月29日,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1月起,将工伤保险单位平均费率由1.18%降至1.0%,相比去年为企业减负约4亿元。这是我省自2015年下调失业保险费率、生育保险费率后,再次调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三项保险费率下调后,每年将为企业减负近27亿元。
夯实底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近日,说起近一年来的喜事,无极县的三位困难职工对党和政府赞不绝口——
无极县城南保障房居民区的王玉罗涨工资了,在社区从事服务工作每月工资由800元涨到了1000元。无极县棉织厂下岗职工李同科再就业了,在一家体育器材公司找到工作,修理缝纫机。无极县农牧局退休职工王恩的医保待遇提高了,住院和治疗报销比例上调。
三位职工的赞叹,道出了全省广大困难职工共同的心声。这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改善民生,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我省,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贫困人口54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万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左右。
“打好公共服务保障硬仗,把医疗扶贫作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之举。”自2016年8月1日起,我省实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行动,实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全省3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获得医疗救助。
其他贫困群体医疗保障救助试点同时启动。我省将未纳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特困供养人员等5类贫困群体,纳入实行特殊医疗保障救助试点范围。
顺应百姓新期待,与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良性互动,社会保障政策创新频出,改革难点成为亮点。
今年5月,我省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省政府出台《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年内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政策范围内大病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50%以上。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启动,我省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筑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以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56.5万人,新增参保27.1万人。
夯实底线,既有真情实意,也有真金白银。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跑赢GDP。上半年我省GDP增长6.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8.2 %。
收入一路走高,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上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快0.1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农村快于城镇的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全省上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社保大网,提升着幸福指数,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河北人社”
(责任编辑: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