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展小行星前期研究

25.04.2016  12:55

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透露,我国在小行星研究方面的前期课题已经展开。

叶培建表示,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和大气之后开拓的第四活动疆界,小行星是人类踏上星辰大海征途绕不开的课题。针对小行星综合探测是近年来各航天大国热点目标之一,小行星防御技术也是当前国际上深空探测领域技术发展的新热点。

目前,中国科学家针对“小天体探测策略、小天体目标选择、小行星预警与防御技术”等已做过前期研究,并已展开“小行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叶培建认为,中国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中,适时开展和推动小行星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有四重意义:

首先,揭示生命起源。小行星是太阳系在45亿年前形成初期遗留下来的产物,通过获取小行星材料,分析其结构成分,可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等科学问题。其次,建设小行星预警防御体系、保护地球安全。第三,利用太空资源是获得永久太空开发的唯一方式。此外,小行星是人类深空探测“天然的跳板”。通过把数百吨的小行星置于地月引力系统或近地空间,航天员可以通过几周的航行就抵达小行星进行探测,显著降低任务成本;小行星可作为中转站,为人类建立空间设施以及星际航行转移系统提供大量基础材料。

文图均据新华社电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