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还明确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我们面临哪些任务?需要补哪些短板?政策框架体系如何构建?权威专家近日做客中经论坛,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国转型发展的重要抉择
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意义是什么?
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简单地说,就是流程最优化、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一般来讲,处在中低端的水平价值增值能力比较低,大量的价值流失了。一些发达国家大的企业往往控制了价值链的中高端,甚至高端,它就有极大的价值增值能力,就会在整个运作发展过程中将它的价值最大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其中的应有之意,这也是我们转型发展的最重要的抉择。
一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也是重要的途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阶段的转换要求产业在整个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地往上攀升,由过去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进一步攀升。如果没有这样的攀升过程,阶段转换就是空的。要按照十九大要求,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进程。
二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抓住了中国产业突出的矛盾和痛点。改革30多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重大的跃升,产量、规模在世界首屈一指,但是这些产业的增加值率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这是我国产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痛点。中国的产业发展原来按照工业化思维布局是追求规模最大化和数量最大化,生产设施和链条固化。现在,要结合产业特点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加大金融创新,这将进一步盘活企业的资产和能力。只有加快突破矛盾和痛点,才能够加快实现产业发展阶段的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也适应了当今产业竞争发展的需要。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是当今世界各个产业竞争的聚焦点,主要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位置上,他们控制了价值增值能力的自主权,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未来产业竞争可能也要聚焦在这块。十九大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抓住了竞争的关键,我们只有在这个关键点上有所突破,我们的产业才能真正地做强、做优、做大。总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一定要有现代化的产业,尤其是在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上要有所作为。
树立全球视野 拉长五块短板
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需要突破哪些短板?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对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论断。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通过着力提升实体经济,通过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来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竞争领域从原来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本身也是一个由大变强的过程。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工业大国。但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追求的是速度、规模,以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推动产业、制造业、工业快速发展。这是在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必然走的一条路。
现在我们提出新时代,那么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特征、面临的任务肯定也不一样。产业迈向中高端需要不断弥补我们存在的短板。
技术短板。现在我国有很多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短板,制造业领域的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要突破技术的瓶颈,需要加大投入,加强支持和引导,推动制造业模式的改变,使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人才短板。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多是专业化人才,未来的人才更多强调的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懂制造的相关技术,又懂计算机的演算、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引导一批高校、高等技校来培养复合型产业工人,弥补人才短板。
品牌短板。和美国、瑞士等国家相比,在世界500强、品牌500强中,我国的品牌还比较少。我国需要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出现在500强名单中。因此,我国要积极培育可以走出去的跨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这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标志之一。
标准短板。做品牌必须要有质量的保证,这就需要有标准。现在的智能制造,德国有一套标准,中国又是一套标准,那么就要去建立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标准化。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是按照自己生产的规律、产品去设定指标、标准,但是未来的制造里面要网络化,要数据的共享,首先要解决标准的问题,这也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体制机制短板。未来改革将会进入深水区,原来的人口红利现在逐渐消失,但现在还有更好的红利,就是改革红利,要让它更好地释放出来。比如说金融机制改革,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机制的改革要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搞虚拟经济。
未来的生产布局、生产模式、生产工艺都会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改变我们原来的生产方式。我国产业发展要不断增强全球视野,追求技术、产品、标准乃至组织方式的创新,以创新驱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政策支持助推产业崛起
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政策框架体系该如何构建?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中高端消费,这是从需求侧的角度来讲。从供给侧角度而言,就必须能对接上中高端消费的需求。这主要涉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也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产业要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怎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高端产业的崛起势在必行。从政策角度而言,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应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财税政策支持。我国中高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支持。不论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抑或是相关政策,对于制造业崛起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金融政策支持。一方面,国家政策性银行对于中高端产业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扶持;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工具和金融工具创新,给予中高端产业支持。
三是产业政策支持。应着力在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下足功夫。此外,要处理好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在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开始出现强的企业对弱小企业的兼并,这有助于提高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做大,会在市场上形成垄断,这就会阻碍产业本身进一步的发展。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要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四是区域和城镇化政策支持。应处理好一些产业在国家层面以及各个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应避免出现城镇化落后于产业化发展,或者产业落后于城镇化的现象,应全力使二者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必须有一个城镇、城市或者城市群作为依托。
五是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有关产业应坚持走出去战略,与世界最先进的产业研发水平以及标准进行对接,明确中高端的具体标准。走出去,有助于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及经验,获得更大成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走出国门,也有助于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更大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六是完善人才的配套支持政策。中高端产业最根本的竞争是技术研发的竞争,而技术研发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制造业的竞争,而且是研发水平以及人才的竞争,我国应抓住人才竞争的核心优势。
传统产业的升级探索
在传统产业里面,我们做的是最传统的——毛针织服装产业。毛针织产业,最早发展在嘉兴的两个地方:一个叫秀洲的洪合镇;一个叫桐乡的濮院镇。早几年这个产业是非常落后的,甚至基本看作是要淘汰的。结果,通过创新,这个产业就慢慢从原来的低端走向了高端。
从2000年到现在2017年,我们整整为产业集群做了17年的探索,现在探索出了一条产业集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目前,形成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了1.5万多家,销售额达到600多亿元。
产业集群怎么打造呢?第一,推动小企业在思想意识上转变。因为大量“低小散”企业存在不规范行为,小企业要想做中高端市场必须要转变观念。去年,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办了一个华新小微企业成长学院,就小微企业如何创新、如何对接大中院校、如何创新思维建了一个培训基地。第二,从治理“低小散”的环境着手,一方面大力推进集群发展,节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提倡小企业升级实行公司化,引导其注册商标、建立自主品牌并进行纳税。企业办起来,它的创新动力就来了。第三,我们投资1.2亿元建了设计研究大楼,引进了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来创建研发创新平台,从设计上着手。此外,我们还推动了绵羊绒原材料标准的建立。
从规范上、从标准上打通产业集群的渠道,这是我们为发展中高端打下的基础。但真正走向中高端,还要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纺织业必走的一步路。智能制造就是要个性化定制,要有智能化的产品。毛衫怎么智能?一个芯片就可以让毛衫成为智能产品,这个芯片可能有保健作用,穿上这个衣服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我们研发这个芯片,对毛衫数据就有了掌握的渠道。我们现在准备投资3.5亿元,建智能车间、智能仓储物流、智能产品研发中心,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