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水上飞将军——“雁翎队”

16.07.2015  11:42

抗日战争期间,在安新县活跃着一支独具特色的水上游击队,这就是著名的白洋淀“雁翎队”。

芦苇浩荡,荷花飘香,湖面上渔船点点,这是1937年的白洋淀,但日寇的到来,让平静的白洋淀变成了人间地狱。占领了新安城后,日军头目龟本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淀区猎户交出猎枪,白洋淀的渔猎户们十分的愤怒,交出武器,就意味着断绝了大伙儿的活路。

原雁翎队侦查员赵波生前录音:“只有那个年代的青年,拿起枪来跟他干,左右是个死吧,立着死比你躺着死强,就是立着死。

在中共安新三区区委的动员下,郭里口、王家寨的二十来名猎人参加了三区小队,被单独分成一个班。后来,这个班从三小队独立出来,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雁翎队。主要的武器是猎户打猎用的猎枪,俗称大抬杠。

原雁翎队文书张杰:“因为怕这个浪花打湿了火药,打湿了火药点火就不灵了吗?都插着一根雁翎。几十只木船在白洋淀一走,挺好看,县委书记说,叫个雁翎队吧。雁翎队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1942年,日伪军在白洋淀46个村庄中的38个建立了据点,设起了岗楼。赵北口的岗楼来回盘查行人,巧立名目收税,雁翎队决定拔掉这个钉子,赵波化妆成渔民侦查,手里拎着一条一斤多的鲫鱼靠近了岗楼。

张杰:“那个站岗的看见了,放鹰的,你逮了多少鱼啊?我说刚放,这不刚逮了一个。一个俺们也熬着吃。浑身都是刺,我说给你啊,你给我啊我怕扎,你给我撂到屋里去吧。

正中下怀的赵波进了岗楼,抬头就看见了七支步枪、一把手枪。摸清了敌人的虚实,第二天,赵波与其他四名队员一起行动,扮作卖大米的商贩靠近岗楼,趁敌人不备将枪全部收缴,最终不费一枪一弹,将岗楼上的二十多名伪军全部俘虏。雁翎队像这样一枪不发,巧攻智取的作战不下二十次。

1943年,抗战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八路军切断了平汉铁路,日军运输军用物资到保定只能通过白洋淀,雁翎队决定打掉敌人的运输船。9月9日上午八点左右,鬼子的包运船来了,后面跟着日伪河防大队的三只船。队长郑少臣一枪打下了敌人的瞭望哨,赵波带领五条小船迅速冲向敌人,一阵手榴弹把船炸的烟火弥漫,最后鬼子只能打出白棋投降。在清理战利品时,发现了一个正在抖动的麻袋。

张杰:“三班战士一看,怎么下边露着条腿呢?

原雁翎队政委徐健:“拿脚一踹,原来是他,初十加三郎,把他弄住了,一转一转,把他送到延安去了。

这次战斗,雁翎队打死日军十人,全歼伪河防大队,活捉伪河防大队队长,日军队长初十加三郎,缴获手榴弹两千多颗,子弹八万多枚。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雁翎队由20多人发展到近200人。他们与敌人交战70多次,击毙日伪军270多名、俘获500多名,自己仅牺牲8人。雁翎队也与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一起,成为了中国人民敌后抗日斗争中光辉的一笔。(河北电台记者曹力、芳芳、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