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鸡泽县“仁义巷”成美谈 老人将宅基后退2米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清朝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给家人来信批的诗。相传康熙年间,鸡泽县举人齐祖望在京也曾用此诗劝说家人退让宅基,在鸡泽当地形成著名的“仁义巷”。近日,鸡泽县龙泉村的张振海主动将老宅基退回2米,被村民们称赞为现代版的“仁义巷”。
“方便邻居就是方便自己”
鸡泽县龙泉村65岁的张振海老人,居住的老宅子右边是一条狭长的南北胡同,宅子南边是一条3米宽的大街。邻居张冲一家住在右边胡同的最里头,张冲在县城工作,每天上下班靠一辆小汽车代步,因为胡同又长又弯,他的车只能停在距家100多米的大街里。开车直达家门口成了张冲的奢望和梦想。胡同里还有几户也买了机动车,因为胡同拐角是直角还很窄,“进去出不来”,大家只好停在大街上,既影响村容,也难免出现剐蹭。
张振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前不久他翻盖临街厢房时,一声不响地主动向后退了2米。他的院子东西20余米,这一退就让出40多平方米。“按照现在宅基地的行情,这40平方米至少值七八千元。”村干部沈社军感慨地说。张振海家南边原有3米宽的小街道,加上他退出的2米,形成了5米多宽的小广场,张冲的车顺顺利利进出胡同,晚上还把车停在小广场上,再也不用担心淋雨和车的安全了。问起张振海退宅基地的缘由,老张憨憨地说:“过去这块窄,邻居的机动车都过不来,现在这样自己退一点,大家方便了,咱自己也方便。”
“你们来跳舞,我管用电”
张振海退让宅基地形成的20多米长、5米多宽的小广场,位于龙泉村中心。村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相中了这块地儿,“以前俺们都步行几百米到县城工业区的厂子门口,借人家的场地和灯光跳广场舞,路远不说,还不安全。”大妈们找到了张振海,听明白了来意,他爽快地说:“你们就在我家前边跳吧,我来平场地、接电!”
现在,每天一入夜,张振海家前的小广场就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广场舞跳得带劲,观众也看得入迷,大家纷纷赞扬张振海是“俺们村的老仁义”!受他影响,临街的几户邻居都说自己翻盖房子的时候,也要主动让一让,把窄胡同变成宽街道!
昨日,鸡泽县信访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年县里上访案例中,农村邻里纠纷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因为几寸宅基地,很多群众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伤害案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安全和稳定。张振海的仁义做法对当前农村群众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表扬。(记者 杨伟广 通讯员 张相波 王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