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成功修改人类胚胎基因 引发伦理争议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好莱坞大片《X战警》想象了由于基因进化,人类出现了各种变种人,变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冲突把世界代入混乱当中。电影看得很过瘾,可如果有一天,变为现实呢?
基因技术的成熟,使得基因可以人为的被“进化”,此前国内外都只限使用于动植物或人类的体细胞,但是近日中国科学家突破了这一限制。
在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的带领下,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人类胚胎基因,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可能导致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相关成果也在学术杂志《蛋白质与细胞》上发表。
β型地中海贫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发育不良、骨骼改变,甚至引起新生儿死亡。而类似的遗传疾病还有很多,很大一部分是家族性遗传,就像他们的祖先中了某种不可解的诅咒。
用科学解决人类病痛,这本来是造福人类的事情,但这篇论文却被《自然》和《科学》杂志拒之门外,并引发了西方学术界的伦理争议。
哈佛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利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例运用这一技术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尝试,是个里程碑,但也是个警告。他说,这一研究结果给那些认为基因编辑能完全消除疾病基因的人严厉警告。
英国生物学家爱德华.蓝菲尔也表达了他的批评。他说,我们暂停这一研究,并确保我们就前进的方向进行广泛的讨论。
纽约曼哈顿干细胞基因研究会的研究人员迪特尔艾格丽则表示,这些研究者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但这种技术暂时还不能进行任何试用。
对此,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学教授陈国强表示,有关批评所提出的要求过于武断。陈国强说,要满足批评者的要求,有关人类胚胎的研究就完全不用做了。
陈国强:未来这些技术用在人身上、一个成熟的个体上,是需要有突破的。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后果或一些后遗症,但是每个技术都是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现在很多遗传病医学上没有成熟的办法,这是一个探索的可能性,而且用的胚胎都是不能够长成个体的胚胎。科学研究总是会有风险的,如果为了风险就禁止做,那么科学是很难进步的。
研究者之一,中山大学遗传基因专家黄军也解释说,这些胚胎都来自当地提供辅助生育的医疗机构,他们只用无活性胚胎进行实验,也就是说这类胚胎不会成功孕育出婴儿,况且,研究距离临床或商业应用还很远很远。
实验结果说明,从基因编辑到基因疗法技术,中间有明显的障碍,在达成任何临床应用之前,仍有许多问题要研究清楚。那么,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是否存在伦理道德问题?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翟晓梅:有些宗教理念认为胚胎就是人,这是对人类的亵渎。在这个上面是有争议的。我们的理念对于伦理学的辩护在价值的判断上是取决于我们文化的价值、传统信念的价值的基础之上。用胚胎做研究是恶意得到伦理学辩护的,但是一定要有程序上的合理性,不是可以随意处置和拿来用的。毕竟是人类的胚胎,要有一定的尊重。从操纵DNA修饰这一块,是为了解决和纠正疾病的问题,我看到是为了研究地中海贫血,这实际上一直是医学努力的一个方向。出于医学的原因、治疗的原因去干预,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当然现在仅仅是处于研究阶段,研究中是必要的,用到临床上要慎而又慎。
支持者认为,修改人类胚胎基因能够在婴儿出生之前就清除致命疾病,因而拥有广阔的未来,可不少专家也担心,修改后的基因可以遗传,将来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李龙承教授,他表示:
李龙承:This study tell us that scientists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about altering human embryos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 there is so far no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s which allow us to correct mistakes in our genes without creating new mistakes; second,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changes scientists made in embryos are going to pass on to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f this occurs, it could have profound consequences on human。
(科学家对于在人胚胎中改变基因的试验应该持非常谨慎的态度。首先,目前还没有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段让我们能够对人的基因进行修改,有可能修改了现成的错误但同时也制造了新的错误。其次,任何对于胚胎基因的修改都有可能遗传给后代。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对整个人类遗传现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