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燕赵】执政镜鉴——太行山(下)

17.08.2015  00:10

1939年,晋察冀边区政府在赈济灾民。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别志雷

寻访根据地,我们感叹开创者条件的艰苦:一间屋、一铺炕,既办公又住宿;几张桌椅、一部电话,几乎就是全部家当。

寻访根据地,我们感叹开创者成就的伟大:晋察冀边区被誉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是敌后最大的根据地,民主人士称赞这里是“新中国的雏形”,外国友人称赞这里是“新中国的试管”。

艰苦的条件与伟大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民族危亡面前,我们党如何增强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的凝聚力,如何鼓起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精气神?我们今天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血与火洗礼的太行山,给了我们答案。

永葆先进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党对先进性的不懈追求,树立起了公正廉明为民的形象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有一份抗战时期中央组织部制发的入党誓词。誓词纸稿已经斑驳陈旧,但中间那颗红色的五角星依然鲜亮。记者轻声诵读上面的誓词:“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党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要作群众的模范;保守党的秘密;对党有信心;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誓词中这些坚定的承诺昭示我们——永葆先进性是共产党不懈的追求。

全民族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仅仅是一个成立了16年的党,一个刚刚摆脱了王明右倾错误的党,一个孤悬于敌后的党。保持先进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先进性如何保持?

保持先进性,党员质量是“基石”。

八路军挺进华北后,中共中央曾作出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这是适应当时迅速打开局面的要求所作出的决策,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一度发生了“拉夫”现象。行唐县曾摆开桌子在街上写名册就算入党,阜平县曾有一人一天发展60人。

低标准发展党员,给了不良分子可乘之机,让投机分子、汉奸奸细等混进了党组织。鉴于此,1938年,晋察冀边区决定党员一律重新登记,“洗刷”不合格党员,并在1939年全面进行党组织的整顿和巩固工作。

太行区也暂停了一般的组织发展,从审查干部入手,对党员的成分进行了审查。据统计,冀中区9万名党员中,“洗刷”投机分子和太落后分子等2730人,占党员总数的3.03%。晋察冀边区15个县,共“洗刷”759人,占党员总数的2%。

经过整顿,混入党组织的投机分子、汉奸奸细等被清除,党的组织更加纯洁、巩固,战斗力大大增强。

保持先进性,优良作风是“生命线”。

这是1942年晋察冀北岳区党委对本地作风问题的剖析:“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作计划到处一样,写东西不管对象,老一套搬来搬去;宗派主义……好多部门闹莫名其妙的‘特殊性’或‘独立性’;党八股……大而无当,空洞无物,官样文章。

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从1942年起,河北各根据地按照中央的安排开始进行整风。晋察冀边区从高中级干部抓起,开展坦白运动,向党交心,反省自己。晋冀鲁豫边区提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整风思想,用勇于自我剖析的“脱裤子”精神开展整风,“抛弃旧我”,“树立新我”。

保持先进性,纪律和规矩是“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