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代入感引发价值观之争《欢乐颂》如何欢乐看

05.05.2016  11:27

  《欢乐颂》播完三分之二,关于它的话题,也由剧情方面的欢乐,转换到对电视剧价值观的探讨。国产电视剧的价值观,一向是传统保守、无可挑剔的,一些有想法的电视剧,保险起见也学会了把价值观隐藏起来,像《欢乐颂》这样的价值观之争,多在电影身上出现,已经有段日子没出现被观众批评价值观有问题的电视剧了。

  产生价值观争议,说明了两点,一是创作者没有使用隐藏的方式让剧中人的真实想法模棱两可,二是观众内心的敏感之处,的确被角色形象与台词触碰到了。通常,人们会等到影视剧大结局时,才会对整个作品的价值观给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因为角色会随着情节进展而变化,只要结尾结得好,前面的就算是“成长的代价”了。现在《欢乐颂》还未播完角色形象就引起争议,只能说明一点,观众已经没有耐心等到结尾了。

  在22楼的三个房间里住着五个女孩,她们分属三个阶层,安迪、曲筱绡是“上层社会”,关雎尔是“中产阶级”,樊胜美和邱莹莹是“底层人民”。就阶层分布来看,《欢乐颂》的描写并不全面,起码看不到多少“特权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故事。或是电视剧想要简单一些,不必沾染上“批判性”嫌疑,如此处理反倒让观众愈加关注五个女性角色的阶层分级,因为这五个女孩,代表了女性社会的绝大多数人。

  五个角色中,安迪是最不真实的,这是唯一一位与现实生活抽离的角色,她的精英身份,以及聪慧与优秀,使她脱离了人间烟火,但在现实社会里,如此安迪的生存难度是非常高的,但作为一个被夸奖与称赞的对象,安迪又是处于中产阶层的女性们的理想化身,严格说来,安迪只是拥有了上层社会人士的样子,并不属于上层社会。剧作包括观众把她归类于上层社会,或是寄托了某种期望,比如通过自身素质和制度、秩序的保障,中产们可以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曲筱绡的“富二代”身份是她的“原罪”,樊胜美穿梭于市井与职场之间,角色定位含糊,脑袋瓜子也含糊……这两位被评价为“毁三观”,其实是过于严厉的指责了。曲筱绡的精于算计、目的明确、我行我素,是年轻一代的普遍性格,与她那位挺让人讨厌的富豪父亲相比,曲筱绡身上的平等精神与自由元素,还是真实的并且令人喜欢的。当然,用过于刻板的价值观标准去衡量曲筱绡,挑毛病也不是难事。

  比起关雎尔,樊胜美更能代表中产阶层的性格,樊胜美身上的复杂性,她看待不同事物的眼光变化与心理变化,她的善良与虚荣,以及贫寒的家庭出身和纠结的家人情感关系,都活脱脱是当下中产的真实面孔。几年前有句话曾说,“哪儿有什么中产,都是草根出身”,一句话点明了所谓社会主流的构成,城市中产们只是拥有了貌似中产的生活,但骨子里仍然难以摆脱草根时期的生存阴影。西方国家对于中产阶层的讽刺,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如果樊胜美这个角色激起了众怒,只能说明,有些观众还是不太愿意面对真实。

  邱莹莹和关雎尔是两个讨人喜欢的角色,虽然有物质化的言语,以及看事情只看眼前的短视行为,但她们的生活,才是平凡生活的常态,她们在庸常生活中为自己创造的小快乐,对未来或许有些不切实际的小理想,是对生活的妥协,也是妥协之后寻求精神出路的一种努力。不能只看到她们的言词,要体会她们内心的朴素。

  代入感太强,或是《欢乐颂》引起价值观争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欢乐颂》某个角色作出价值观判断之前,先要将其置身于现实社会,并设身处地地站在她的立场上,去揣摩她的言行动机。当然,影视作品一向有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责任,这也是衡量它们是否值得观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角色人物只是对社会现实的折射,并且不具备坏的示范效应,那么不妨宽容一些看待。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