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拥军情 拳拳爱民心
悠悠拥军情 拳拳爱民心
——全市“双拥”工作综述
红大娘服务队和部队官兵一起包饺子。
▲城舰同名,血脉相连。图为我市慰问团慰问“石家庄舰”活动现场。
▲军械工程学院官兵慰问老党员。
▲260医院专家医疗队到赞皇对口扶贫的梁家弯村义诊。
□本报记者 王静
战争年代,石家庄的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妻送郎、母送子、父子争相上前线”的感人画面,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和平时期,这里的人民不忘革命本色,每一寸土地上都传颂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新篇章。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自全国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以来,石家庄已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平山县连续三届被命名为“国家双拥模范县”。这一份份荣誉背后,是全市党政军民多年来携手并肩绘就的生动画卷,更是他们用鱼水真情筑起的一座历史丰碑。
情系亲人解放军 凝心聚力筑长城
80多岁的王俊莲老人从2013年7月份开始,忍着身体疼痛,终于在2014年11月为西藏边防军人精心缝制了100双鞋垫。春节前,在石家庄警备区和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这100双鞋垫寄到了西藏那曲军分区,送到了战士们的手里。
把军人当亲人——王俊莲老人的故事代表了石家庄人的拥军情怀,更是这个城市无数拥军故事的缩影。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有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石部队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双拥工作。我市党政军领导始终坚持把做好“双拥”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军地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并确立为“一把手”工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建立了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工作协调会等会议制度,帮助部队解决军事训练、营区建设、国防动员以及部队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为了营造全社会的拥军氛围,我市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把国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利用重大节日举办军地座谈会、联欢会、报告会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全市上下拥军热情。每年清明节和国家烈士纪念日都举办公祭活动,市领导带头到烈士遗属家中走访慰问。我市还先后投入近一亿元,将全市分散且不能很好保护的烈士纪念建筑物,迁至烈士陵园集中管理,并得到更好的维护。
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军队稳定、国防巩固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市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平均提高了20%,其中农村“三属”提高了40%。四年来,全市共发放各类优抚金12.7亿元。我市还大幅提高了城镇和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赴西藏新疆艰苦地区服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属特别优待的通知》,在享受现有优待政策基础上,再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的奖励,为我省第一家。
我市把征集高素质兵员作为一项硬指标,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有力保障,为高学历青年应征入伍开辟“绿色通道”,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依法征兵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实施意见》,在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外国语学院设立了高校武装部,2014年大学生士兵比例达到了32.8%。
市财政每年将双拥工作专项办公经费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不断加大对军队建设和“双拥”工作的资金投入。我市出台了《县(市)区武装部日常工作经费保障办法》,县级人武部日产工作经费从2014年起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近年来我市结转部队基本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了8亿元,累计投入5400多万元维修了驻石部队营区周边道路,有力地保障了部队战备出行。
为了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细则》,市政府从公益岗位中拿出一定名额,先后为800多名随军家属安排了工作。市教育局与石家庄警备区联合制定了《石家庄市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优待办法》,对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实行中考加分。为了保障驻石部队官兵的居住条件,我市专门安排了100套经济适用住房,分配给驻军中近年来没有建房的单位。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驻石部队办理经济适用房和住房改造项目。
我市始终把科技拥军纳入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促成24个军地单位结成科技共建对子。近年来,全市共为部队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100多期,举办科技报告讲座160多场,赠送摄像机、电脑等器材价值3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部队科技练兵工作。
“石家庄舰”作为我市地域外一块流动的“市土”,城舰同名,血脉相连。“舰城同进、城舰共荣”的双拥活动开展10年来,市领导多次带队到青岛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500多万元。
更让驻石部队官兵们感动的是,在石家庄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为军人解难、为军属分忧”的群众性“双拥”活动更是蓬勃开展:“全国最美拥军人物”赵秀桃常年照顾身为伤残军人的丈夫;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双三好”拥军先进个人的李艳华,开办“橄榄绿婚恋热线”无偿为官兵服务16年;社会各界的拥军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送上生活物资、图书、电脑等慰问品,还是上门缝补衣物、拆洗被褥,饱含着的都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
视人民如父母
“第二故乡”献真情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是一支官兵用爱心和汗水谱写的爱民之歌。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他们勇挑重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他们挺身而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为了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石家庄警备区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发动驻石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为改善“两个环境“做贡献活动的决定》。石家庄的群众不会忘记,驻石部队先后投入兵力1万余人,动用车辆1000多台次,参加了南水北调、石家庄铁路穿城入地等20多项重点工程和公益事业建设。在城市建设和“蓝天碧水”工作中,驻石部队全力支持,积极配合,共拆除临街建筑8万多平方米、围墙1万多平方米、燃煤锅炉75台、清运垃圾3万多立方米、植树3000余亩,为绿化美化省会、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火灾中、洪灾前、冰灾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人们都能看见驻军官兵的身影。近年来,驻石各部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争当主力军、突击队,共出动1600余人,参与民心河、洨河清淤整治,共清理河道10余公里,清理淤泥5000余立方米。驻石部队先后出动官兵4000余人次,扑救赞皇、灵寿、元氏、井陉的山林大火,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驻石部队官兵还踊跃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团费”,累计捐款6000多万元,积极支援灾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
一人栽下一棵树,省会再添一片绿。为响应“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号召,近年来,驻石部队先后出动万余人,积极参加滹沱河防护林带、山前大道、正定新区、西柏坡等义务植树活动。如今,一片片树林成为了城市的“绿肺”,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10月17日是首个全国扶贫日。这天,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的官兵来到了赞皇县黄北坪乡上桃坡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从1998年与这个村结为帮扶对子,军械工程学院先后筹措了100多万元帮助村里打水井、修水坝、挖蓄水池,解决了困扰村里祖祖辈辈的饮水灌溉难题,还帮助村民们搞起了特色养殖。
像军械工程学院那样,我市有59个驻石部队常年与西部山区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近年来,驻石部队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修路30余公里,修水渠5万余米,修复和新打机井8眼,修建蓄水池、小水库、拦水坝6座,援建希望学校4座,修复教室40余间,资助贫困学生600多人,捐赠课桌椅500余套,开发荒山2000余亩。
同时,驻石部队还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荣工程、送温暖献爱心、爱心助残等地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800多万元,并与驻地69个单位建立了帮建关系。
建设城乡洒热汗,扶贫帮困蕴真情。在驻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事业中,处处跃动着官兵们绿色的身影。他们将滴滴汗水洒在深爱的“第二故乡”,只为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家园更美好。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便是血浓于水的军民情,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爱民往事,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双拥”画卷,定格在石家庄千万群众的心灵深处。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相信,在石家庄这块军民鱼水情深的热土上,由军民携手共同铸就的双拥丰碑,将会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光芒。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