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第二堂经济公开课:确定调控“靶点”
6月10日,李克强总理第二堂经济公开课开讲,听众是1000多名两院院士。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虽然处于7.5%左右的调控区间内,但多项数据仍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在公开课上,李克强直接回答了业界最关心的三个话题: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的主要任务?怎样依靠创新实现中国经济升级?
他总结称,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稳了速度、稳了就业、稳了物价,这种稳实际就是一种进。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不小进步。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
有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宏观调控思路已经清晰可见,一系列 “微刺激”政策将会托底中国经济,为调结构创造更大空间,很多与增长密切相关的改革也在小步快跑。
确定调控“靶点”
在介绍当前经济形势时,李克强列举了一大组数据:1~5月份,我国新增就业人口600万,占全年目标的60%,其中3、4、5月的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CPI涨幅2.3%,其中5月份略有上升,达到了2.5%……
他再次重申,“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自4月开始陆续出台进一步加大中西部铁路投资力度等系列“微刺激”政策,本周还第二次定向降准,覆盖90%的金融机构。“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做好预调微调,未雨绸缪、远近结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李克强指出。
在这堂经济公开课上,李克强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
瑞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就分析说,央行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端午节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要求,结合早前推出的定向贷款、稳外贸、行政审批权下放等措施,新一轮稳增长的措施力度已经加大。
他认为,近几个月,高频经济数据不断向下,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指标均接近于金融危机最差的时刻,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系列“微刺激”,其实是以最低限度的政策措施,有利于经济避免出现硬着陆。
定向调控的靶心很多与投资直接相关,比如铁路和棚户区改造,这被有些声音曲解为重回大规模老路。但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告诉记者,资本投资是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扮演主要角色,中国距离以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增长,转向资本密集度较低的服务业为主的增长的转折点尚有较远距离。
向改革要动力
谈到如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时,李克强突出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向改革要动力”。他一口气说出了当前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诸多“怪象”:一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来从没人申请过;有些行业设立各类资质,比如“品牌师”、“质量师”,甚至还有所谓的“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虽说都没有法律依据,但要想获得这些资质,就必须先交钱,考试通过后才能从事相关行业。
“如果我们冲破了这些人为设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你不可想象,我们这个社会的创造空间有多广阔,蕴藏在市场的潜力和活力还有多大。”李克强说。
但他坦言,这样的改革“当然会触动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改革前,管审批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文件、材料上画个圈就完事儿了。而现在,管理者更多的职责只能是做好事中事后监管,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近日也撰文指出,政府正在紧紧抓住与增长相关的种种改革,以稳增长的方式促增长。比如,在石油天然气和高铁等领域向民营资本放开投资,地方的一些股份制小银行也可以引进民营投资,即通过调动民营经济投资的方式来稳增长。民营经济的杠杆率比国有经济要低,民营经济手中实际上有相当的资金,只不过找不到出路。搞活民营经济,经济增长能够维系,同时杠杆率不上去。
李克强还强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突出的是要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要合理确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要以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冲破形形色色体制机制障碍的羁绊,由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
经济形势将企稳
鉴于“微刺激”政策显效需要时间,4月中国经济数据仍旧低迷,但5月经济可能见到企稳苗头。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5月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都将好于前4个月。
瑞银还判断,官方和汇丰PMI中的生产指数均有所好转。另外,发电量同比增速略微提高、粗钢生产同比增速和生产者价格大体平稳,表明5月实体经济也出现微弱的改善迹象。当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将小幅加快至8.9%。
稍早已经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清晰折射出中国经济喜忧参半的现状。5月出口同比增速从4月的0.9%反弹至7%,由于较低的基数、再加上外需基本面稳健,使得加工贸易出口明显改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并且对G3经济体的出口增长依旧稳健,较一季度明显反弹。
但进口端却并不理想,汪涛说,5月进口意外地同比下跌了1.5%,在对去年高报影响进行调整之后,实际进口量也从4月的同比增长5.4%转为同比下跌3.5%。
另一个忧虑来自地产,多家券商报告均表达类似观点:房地产市场调整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上。此外,还使得与房地产相关行业都面临调整压力。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通过定向调控托底经济的政策还会在本月及未来几个月继续执行。沈建光表示,改革全面推进之时,部分改革难以避免对经济带来短期阵痛,透过宏观政策抵御经济过快下滑,创造平稳的经济环境,恰恰是顺利推进改革不可或缺的。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