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25.06.2015  00:05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王秀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相继颁布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对全社会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振奋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中华民族的复兴要强体更要铸魂

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软实力主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相比于军事、经济、科技等国家硬实力,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思想观念等软实力,以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渗透力、影响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只有顺应大势、把握大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并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跑者。

正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布局的科学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作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建设观的战略决策。文化本身是由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构成的复合体,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若停留在表面和现象,不仅难以触及文化的本真与要义,而且往往会因缘木求鱼而迷失方向。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且从国家治理的高度,阐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联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首先,特有的功能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当中具有基础性、稳定性,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部分。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发挥着主心骨和指南针的作用。可以说,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成熟和定型的标志。其次,历史经验证明了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治乱,这已经被古今中外实践所证明。再次,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化。相比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更需要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我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一论述,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兴国立人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那么,道德何以能够兴国立人,经济社会的发展何以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这需要深入到道德伦理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中去理解。道德既具体体现为人类社会风俗、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意义和自身价值的精神方式。它一般内含三个基本层次或价值向度,其一,作为理想追求的信念伦理,它为社会发展提供终极目标和价值导向。其二,作为行为准则的规范伦理,它是社会秩序之源,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区别于法律规章等显性制度,道德伦理作为隐性制度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三,作为个人品格的美德伦理,它体现人生境界与文明高度。美德伦理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类的平凡道德和公共底线伦理,但它拒绝平庸和媚俗。总之,这三个层面共同支撑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的自身完善,并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开路导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让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熔铸着我们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有效维持的基本依托。同样,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体制机制的支撑,核心价值观也难以延续和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与体制机制设计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一,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其二,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三,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其四,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