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擦去“最悲伤作文”里的眼泪
贫困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显现,扶贫需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近日,四川大凉山小学生木苦依五木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泪》,传遍网络。字里行间流露的悲伤与无奈,令人唏嘘,让人动容,也再次唤起了公众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
广袤蓝天下,总有一些角落,深藏着鲜为人知的哀愁与无助。翻检媒体报道,在大凉山地区,“最悲伤作文”反映的情况不是个案。窗户就是一层薄纸,风稍大点就会吹破;一年吃不上三顿肉,烤火还得借柴……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这里像是另一个世界。贫困地区的状况,映照出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尽快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又如何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多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凉山州的扶贫开发,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全国各种机构、社会扶贫力量的介入,也为当地拔穷根添了不少动力。在当地,贫困人口从本世纪初的近170万,降到了去年底的50余万,已是一个巨大的成绩。
大凉山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也有主观因素,如农村人口增长快、个别人观念落后、精神贫困等等。除此之外,独特的发展历史、多民族聚居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也为脱贫之路平添了几分坎坷。“最悲伤作文”也说明,扶贫是一场攻坚战,“摆脱贫困”之路任重道远,绝非捐钱捐物、送政策送资源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谈到扶贫工作,强调要“抓紧抓准抓到位”,要“坚持精准扶贫”,要“倒排工期”,要“算好明细账”,都是非常具体的要求。认识论层面的问题解决了,方法论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制度层面,能否改变扶贫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的“多龙治水”现状?操作过程中,能否精准“制导”、到人到户,有效降低返贫率?“输血”的同时,能否开发更多“造血”模式,从根本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这些现实挑战和障碍的分析有多全面、应对有多充分,直接决定了扶贫成效有多大、群众受益程度有多深。
从“最悲伤作文”以及相关报道中,也不难看出,贫困可说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显现,扶贫同样需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在很大程度上,扶贫最终的目的、最好的效果,是社会运行的再造。让贫困人口融入扶贫体系,在改善生活之时,摒弃既有观念的糟粕,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在摆脱物质贫困时,也能走出精神贫困,让社会运行在良性循环中,培厚全面发展的土层。
媒体报道后,木苦依五木和她的两个弟弟,已经迅速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关心和帮助。一个点上的救助,毕竟只是一时之策;缺少面的覆盖,难免会有人再写下“悲伤作文”。希望孩子们的人生旅途不再窘迫,也希望更多的“木苦依五木”尽快走出困境,擦干苦泪、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