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经”学会做买卖

08.07.2014  19:01

  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时指出,储备粮库要完善粮食轮换机制,使粮食“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去年1月15日,他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这类“三字经”式的表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据报道,李克强说储粮要“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之前,有个动作,那就是抓起一把存粮搓了搓,又咬开一颗谷粒品尝后问道:“这粮食存了两三年了吧?”在工作人员点头称是后,他还有句话,那就是“我们过去要求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然后话锋一转,说“现在还要改革机制,做到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结合总理6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理解此番讲话,特别是“还要改革机制”的说法,笔者认为,总理所指并非限于储备粮轮换,比如说,还有粮食收储、粮食质量、粮食改革等。

  连接“存”的两个环节,是“买”和“卖”。总理在此没有使用“收购”和“销售”两个词,也没有简化为不是不可以简化的公文里司空见惯的“购”和“销”两个字。仔细想来,用“买卖”指代“购销”,更合时宜,更贴市场。

  从合时宜看,把买进的粮食存好,把存好的粮食卖出,是现实的需要。时下,在“十连增”大背景下,四处传来增产声,夏粮丰收又定局,而全国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自北而南,小麦已经开秤收购,早稻即将开镰收获,要为新粮腾出仓容,做好收储准备,就要在“卖得出”上下工夫。当前一些地方由于粮源、粮价等原因,粮食轮换困难。如何消化临储粮和陈粮,激活粮食市场,还得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从贴市场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市场的意义是“买”和“卖”这两种交易行为的总称。前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是新形势下更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国家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那么,继大豆和棉花之后,农产品分品种推进补贴的试点,也将落到谷物上。那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如果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生产、流通和消费如果主要由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必将迎来新的挑战,这挑战就有如何做好粮食买卖。

  我国在粮食问题上,还要保护生产者、消费者利益,对此,政府通过价外补贴来实现是重要方面,粮食企业也要有所作为,要为稳定经济、稳定市场、稳定物价提供有力支撑。惟其如此,粮食这桩买卖将考验粮食人智慧。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作 者:  石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