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了被加班神器 你被社交软件“绑架”了吗

19.06.2014  11:30

  你被社交软件“绑架”了吗?

  一边抱怨“被自虐”、“被加班”、“被消费”一边却又乐此不疲

  最近,从事快消行业的小郭发现,自己已经在没有电脑的环境下生活快6个月了。自从去年年底,电脑出故障罢工之后,她上班之余的娱乐消遣便只剩下了手机:视频客户端、微信、微博、人人……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社交软件,将她上班之余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

  如今,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在填满我们碎片化时间的同时,也在模糊着上下班的界限,增加了“无意识加班”的时间;虽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朋友动态,也容易在别人的“晒幸福”中,自怨自艾成为“全世界最不幸福的人”;购物流程的更为便捷,让人坐站地铁都能下好几个单……而最为关键的是,被这些APP“绑架”的人们,一边痛苦抱怨着,一边却又乐此不疲。

   “就爱自虐地看别人晒幸福”

  王蕾今年26岁了,名牌学校毕业,高学历,性格开朗,人长得也不错,虽然现在还没有男朋友,但是她从来也没把这当回事儿。一是觉得自己刚工作,先干几年事业再说;二是刚出校园,她并不着急步入人生的下个阶段。

  但是,每每看到同学在朋友圈上晒出婚纱照,她的紧迫感就油然而生。“本来不着急,一看到别人晒幸福、秀恩爱,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提醒自己是个剩女。而且,现在朋友们都开始晒娃了。”

  此外,王蕾的工作性质常常需要加班。五一小长假,正在王蕾苦哈哈地加班时,在朋友圈里刷屏的却是各种出游照片:有去郊区享受田园风光的,有出国领略异域情调的……“我顿时感觉自己的生活无趣透了,不比较不知道,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就给了所有人比较的机会。”其实,王蕾也清楚,每个人都会将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网络背后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也不会少,但是晒出的幸福还是会给人一种错觉,好似世界上所有人都过得比自己幸福。王蕾每次都要挣扎好久,才能从这种低落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看了会不开心,但是还是会看,就跟自虐似的不可自拔。”

   微信成了“被加班神器”

  李航是做杂志的,自从用了微信之后,他加入的各种各样的群就不下十几个: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部门同事、编辑部……只要隔上个几分钟不看手机,未读的聊天记录就达到了几十条,即使在八小时之外的非上班时间也是如此。

  最让李航叫苦的是,现在“同事群”变成了上班时间的延伸,领导、同事想到什么,就直接通过微信发了过来。“微信可以发照片,可以语音,也可以文字,比电话、短信都方便,但是一旦查收不及时,就容易误事儿。我们在工作群上讨论的基本上都是业务相关的话题。有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看到的最后一条信息,与工作相关;第二天早上看到的第一条信息,仍然是同事发过来的。”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社交软件已经越来越变成“被加班神器”,其中最有可能“被微信聊工作”的三种人依次为媒体人、行政人员和公务员。

   坐个地铁都能下好几个单

  除了私人空间被压缩之外,不少人的钱包也在被不知不觉地压缩。自从开通了微信支付平台之后,任佳的花钱速度就升级了:关注的几个衣服和首饰的公共账号,每天都会尽职尽责地推送到货通知,看到好看的,任佳总是会忍不住。“以前淘宝得在电脑上选半天,现在直接推送给你,少了很多选择时间,而且坐个地铁都能下好几个单,完全是无意识的,到了月底一看账单才会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