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06.06.2016  12:05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科技实力、创新发展对中国进步的意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为贯彻科技大会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吹响,中国将迎来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春天。各级审计机关及其人员不仅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要围绕李克强总理科技创 新工作部署,转变思想、找准站位,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审计监督更加突出位置,从审计监督的职责职能上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自觉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大局,为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促进科技创新投入“只增不减”。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政府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比国外、比发达国家要少,现在财政比较困难,再困难这方面也只能增加不能减 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保障。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对于审计机关来说,要把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情况作为审计监督的切入口, 围绕科研项目资金的预算、拨付、管理、使用等情况,重点关注科研资金预算安排上是否做到了“只增不减”、管理使用上是否做到了及时高效、直接费用中多数科 目预算调剂权是否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等等,通过源头监管,促进财政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编制进一步简化,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科研事业的“刀刃”上。

  促进科研项目管理“放手放权”。“政府有关部门确实有着不必要的干预太多,卡得太死。事实上,世界上一流的科研机构、一流的高校、一流的科技成果,从不是靠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管出来的。”“现在大家普遍反映,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规章不合理,条条框框太多,致使办事难、耗时长、成本高。”李克强 总理如是说。由于管的“死”、卡的“严”,势必导致一些科研院所或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缺乏自主权和主动性。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权力、责任“两张清 单”,从科研规划、立项、评估、招投标、实施、结果、成效等情况开展各项绩效分析,对管理中存在的事不放权、钱不放手等机制体制性矛盾问题,要及时“把 脉”、开对“处方”,促进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划拨、成果验收、成果转化等程序更简化、手续更精准,让更多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把心思和 精力用在科研的正事上。

  促进资金分配不再“重物轻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其中,在人员费比例方面,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占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比例,最高可从原来的5%提高到20%, 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本届政府就科研经费释放出如此细致的信息,表明在科研经费的分配管理上将走出“重物轻人”的固有机制格局。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监 督上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重点监督检查科研经费中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其它费用等的安排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否做到了“人员费用比例大 幅提高”,是否让科技人员多劳者多得、贡献大者先得,努力促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 收,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保障、社会上受尊重。(魏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