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张家口市蔬菜销售单价和收入创新高

25.11.2015  12:15

   销售收入增幅达47.42%

  张家口新闻网讯(记者 李向丽 通讯员 张艳欣)今年,由于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蔬菜销售单价和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日前,记者从市农牧局了解到,1月至10月全市销售蔬菜50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6.36亿元,同比增收27.78亿元,增幅达47.42%;全年蔬菜销售加权平均价格为1.72元/公斤,同比增加0.63元/公斤,增幅高达57.80%。预计全年蔬菜总产值可达93亿元以上。

  全国蔬菜销售行情向好。作为全国主要的夏秋淡季蔬菜供应基地,我市蔬菜行情受全国市场影响较大。由于去年行情偏低,今年全国各主要产地生产面积均不同程度减少,导致供应偏紧,行情走高。总体看,今年蔬菜价格行情呈现前期略低、中后期高位徘徊的走势。从7月份我市蔬菜进入销售旺季开始,价格一路攀升,7月下旬至10月上旬,蔬菜销售价格一直在高位浮动,好的行情与我市蔬菜集中上市期高度吻合,这是形成良好销售形势的主要原因。

  销售模式进一步创新。市农牧局制定并实施了《张家口市促进蔬菜产销衔接工作推进方案》,积极推进批发销售、直营销售、电商销售和市场开发工作,各地蔬菜销售模式更加多元化。赤城县充分发挥气候和交通优势,积极与北京新发地市场开展对接,建立供京蔬菜直供基地;崇礼、万全、赤城等产地与北京新首创公司、河北商品交易中心等大型销售企业建立联系,开辟订单销售新途径;市农业信息中心利用微信平台等现代化信息载体,发布“大好河山张家口之优质蔬菜”等信息,进一步宣传我市良好的产地环境和产品品质,张家口蔬菜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

  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积极落实国家农业部有关“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坚持示范引领,通过实施绿色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园建设等项目,加大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及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施用等新技术推广力度,在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着力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推进蔬菜类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市认证总面积达75.27万亩。其中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72万亩,认证产品172个;绿色产品认证面积2.3万亩,认证产品69个;有机产品认证面积0.97万亩,认证产品23个。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蔬菜产品注册商标56个,其中“崇河”、“家家福”等6个商标获得省著名蔬菜商标。

  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引导生产主体树立产销一体化理念,将经营重心由生产向产前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延伸,努力构建完整产业链。全市市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达68家,其中,种植类33家,加工类29家,流通类6家。全市蔬菜出口取得新进展,在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备案的蔬菜出口基地达47个,总面积2.42万亩。崇礼的彩椒、尚义的白萝卜、沽源的西兰花、张北的生菜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内全市蔬菜出口量达到19.68万吨,较去年增加5.42万吨,增幅达38.01%;出口创汇9927.5万美元,较去年增加2089.1万美元,增幅达26.65%。

  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全市蔬菜产销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年内新增产地、销地价格信息采集点23家,总数达到49家,实现了蔬菜产销价格每天采集、每天发布,共发布相关产销信息100余万条次,为蔬菜从业者提供了大量及时、有效信息。开发了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以吸引种植大户为切入点,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发展云平台用户3000户,开辟了蔬菜产销信息采集、发布、应用的新渠道。积极开展京张承三地蔬菜产销信息会商,推进了蔬菜产销信息区域共享。在全市继续实施蔬菜运销“绿色通道”政策,加强农业、交通、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为蔬菜运输、外销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