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探寻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
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开滦集团,利用得天独厚的矿业遗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了解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窗口,也为传统工业企业转型探索出了一个新模式。
参观开滦博物馆,井下体验让人称奇,不仅可以探秘,还可在4D影院观影。2014年7月12日、13日两天时间,近3000名游客尽享一元畅游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优惠活动,既了解了煤的生成、开采与利用,又亲身感受了开滦悠久浓郁的煤炭工业文化。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把对近代工业文明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展示”结合在一起,以反映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为主题,以开滦厚重的矿业文化为特色,正在成为中国煤炭文化的“实物读本”。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传承
作为一家煤炭企业,开滦集团为何要发展文化产业?
今年5月22日,洋务运动中留美幼童的后裔一行12人来到开滦集团“踏访先辈足迹,凭吊中国近代工业文明,追寻中国梦”。1881年底,吴仰增、邝荣光、唐国安、梁普照等最早一批学成归来的8位留美幼童被开平矿务局聘用,后来都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近代科学与教育的开拓者。其中,唐国安后来成为清华学堂第一任校长。他们的成长经历,不仅被教育界史学家关注,也被工业史学家纳入研究的重点,其后裔也大多进入政商界,并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雨良看来,“百年开滦积淀形成并保留下来的悠久浓郁的矿业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具有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
早在2008年,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就提出,开滦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型之需,更是责任所在。“从现代工业文明的角度看,开滦的属性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和文化宝藏。我们在谋划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责任把开滦的精神、城市的记忆传承下去。”
一个事实是,林立的烟囱、轰鸣的机器、高耸的井架、密布的电网……这些人类文明为之骄傲的工业标识,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正在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消失,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遗产,已经成为紧迫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始建于1878年的唐山矿,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西法开采的煤矿,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的活化石。伴随着唐山矿的建成出煤,开滦诞生了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最早的公路铁路立交桥,拥有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保护利用好这些具有典型性、唯一性的工业文化遗产,不仅对于开滦意义非凡,对于整个中国工业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只是静态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市场化开发运营才是可持续的。
耐心打造软实力
从产业发展的实践看,文化产业投入与回报具有特殊规律性,产业开创期是“大投入、小产出”,产业发展期是“中投入、中产出”,产业成熟期是“小投入、大产出”。开滦集团从一开始就看到并认同其投入与回报的特殊规律性。在张文学看来,“文化产业是开滦的软实力,不要小看它。文化产业不是两三年能够做到的,但是往后看,会给后人留下一个非常丰厚的资源。”
开滦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正处于产业开创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显然并不现实。“长远、高端”是开滦文化产业发展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