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开滦集团:内提质外抗压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

09.03.2017  10:07

2017年2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8版

【中国经济时报】开滦集团:内提质外抗压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

2017年2月28日  8版

http://jjsb.cet.com.cn/show_482381.html

张一鸣 唐沙砂 白文刚

百年老矿——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开滦集团”)2016年完成营业收入1600亿元,实现盈利2.5亿元,与2015年相比,减亏增盈28亿元,结束了自2014年以来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打赢了扭亏增盈攻坚战,顺利开局“十三五”。

2016年煤炭市场风云变幻,去产能压力重重、银行作壁上观,堪称煤炭行业发展困难最多的一年,开滦集团也不例外。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开滦集团调研一周发现,过去一年里,这座百年老矿内提质、外抗压,着力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强化管理、扭亏脱困、转型升级”,依靠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势而为,实现扭亏为盈。

翻身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开滦集团坚持多年的转型升级之路——“一基三柱”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组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开滦集团的利润贡献中,内部挖潜、节支降耗增利10亿元左右,非煤产业的盈利约8亿元。尽管10月份之后的煤炭市场好转增利约11亿元,但煤炭产业整体仍然亏损。

这意味着开滦集团2016年的扭亏,不只来自煤炭市场下半年的好转,内部管理增效和长期结构调整奠定的基础也功不可没。

2016年,该集团回采工作面单产、原煤效率和综合单进同比分别提高2.55%、2.21%和2.9%,商品煤综合成本同比下降11%。与此同时,精煤产率的提高为企业增收1.6亿元。煤化工产业中聚甲醛、己二酸、甲醇汽油等产品实现优质高产,己二酸进入国际市场,全年煤化工产业盈利4.4亿元。现代物流、生产服务、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板块的产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同比均实现新提升。

近年来,开滦集团一直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渐形成了“一基三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基”指煤炭产业。2016年开滦集团强化矿井资源挖潜和改造升级,优化设计,简化系统,推进优势产能集约高效发展,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三柱”指煤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业、热电产业。2016年煤化工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优化煤焦化产品结构,通过工艺创新和市场开拓,构建园区资源共享新模式,降低生产成本。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产业的实体物流和非煤物流收入比重同比分别提高37.98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国际贸易规模达到84亿元,物流金融收益达到1200万元,物流产业利润同比提高8009万元;生产服务业全年工程承包、技术和管理输出煤矿10个,输出人员1227,创收1.58亿元;金融产业全年不仅为集团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收入和利润还同比分别提高30%和9%;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商业化运作稳步推进;生活服务业年综合创效5956万元。热电产业按照“煤—电—热—网—园”的发展思路,已落实协议装机容量435万千瓦。

除了这些可见的增长外,一些潜在的利润增长点逐渐浮出水面。2016年开滦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煤安标志产品24项,尼龙66、聚甲醛改性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进展顺利,或将成为开滦新材料板块的新动能。

内提质

外因为辅,内因为主。

2016年开滦集团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显现成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内生动力显现,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内部的挖潜已遍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生产端,通过加大生产组织力度,实现稳产稳量;在销售端,强化销售力度,增销增效,全年开发28家新用户;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加大“大精煤”战略推进力度,加快洗煤技改挖潜,通过外购煤配洗配销,实现提质增效;在成本管控上,制定落实22项扭亏脱困措施,降本增效,用电峰谷比达到1∶1.3,节电创效4562万元,设备修理费同比下降43%。全年商品煤综合成本同比下降11%,节支10.4亿元。

降本增效已成为开滦集团提升内部增长质量的基石,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则为企业培育出新的发展动能。

2016年是开滦集团科研成果丰收的一年,35项科研成果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8项成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4项煤化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正在转化为生产力。2016年,通过举办“十百千”科技攻关活动,全年完成技术创新创效项目31项。煤炭清洁、安全、高效开采,大采长、大采高、长走向工作面达到10个,掘交回采煤量870万吨,唐山矿、钱家营矿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充填开采和薄煤层开采,范各庄矿和吕家坨矿被命名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煤化工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已经生产出了高附加值和高精尖产品。“两化”融合和“互联网+”智慧开滦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8个百人洗煤厂生产系统自动化改造和26项“互联网+”建设项目,矿山4G应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也是开滦集团管理成果丰硕的一年,全年获得省级管理创新成果41项,省煤炭行业管理创新成果66项,获“2016中国定额管理年度创新企业”称号。这些管理创新,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评价的各个方面,与企业推进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拓展ERP管理系统等工作相呼应,进一步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扭亏脱困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外抗压

不畏风雨,方能砥砺前行。

自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环境风雨交加。受宏观经济下行、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个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别是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以来,煤炭、钢铁行业信贷规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资金紧张成为了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开滦集团一方面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内部挖潜、扭亏脱困上,另一方面把保证资金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强资金管控,确保了资金安全。2016年下半年煤炭市场出现好转的迹象后,开滦抢抓市场机遇,提质增效,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主动寻找市场,为全年的盈利提供了可能。

除了资金上的压力外,2016年面临的另一个压力是席卷全煤炭行业的“去产能”。作为百年老矿,开滦集团与其他新兴同业相比,面临较大的去产能压力。

2016年,开滦集团在唐山、蔚州、兴隆区域共有8对矿井实现一次性关闭退出,全年去产能474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15%。

与新兴煤矿相比,老煤矿背负沉重历史包袱,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影响。2016年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如何通过改革释放政策红利,考验着百年老矿。开滦集团积极主动地应对,变外部的压力为发展的动力,提高企业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开滦集团调研中发现,管理层通过深挖改革潜力,促进扭亏脱困和转型升级,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据介绍,开滦集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在按照计划推进,部分区域已经与属地政府签订了分离移交框架协议。相关产业的资产证券化工作稳步推进,逐渐构建多产业、多层次上市发展平台。与此同时,资本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非核心资产和低效、无效资产退出工作都已取得实效。

跨步走

百尺竿头,仍需更进一步。

2017年依然是开滦集团面临诸多挑战的一年,外部压力并没有削减,宏观经济“三期叠加”、煤炭行业“四期并存”仍将持续。继续推进“一基三柱”产业格局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顶层设计。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开滦集团已经针对各个产业打出有针对性的组合拳。煤炭基础产业,将坚持去产能与增动能相结合,关停严重亏损煤矿与提升优质矿井产能相结合;煤化工产业要做精做优,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要做实做优,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有利机遇,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服务业,拓展提升金融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热电产业要做大做强,构建热电联产、煤电联营、绿色循环发电、产业运营服务、电力营销等五大板块。

2016年末,煤炭市场开始显现回升,不过基础并不稳固,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口煤量或继续大幅增加,市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中国能源需求增速不断放缓的背景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还将进一步挤占煤炭需求空间。开滦集团的2017年,或将面临硬币的两面。

一面是随着去产能和分离移交等改革措施的深入,开滦还将面临成本投入加大的压力。同时,煤炭产业开采成本也将有所升高、挖潜增效难度增大。另一面是随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去产能各项政策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逐步落实到位。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后,各种利好的叠加效应将在2017年逐步显现,为改善煤炭供需关系、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扭亏脱困和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百年开滦、转型长盛”。面对市场挑战,开滦集团将继续在深化转型的路上坚定前行。新的一年,将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新机遇。同时,稳中求进、主动融入,全力化解煤炭去产能和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带来的压力,提质降本增效不松懈,推动改革创新创效红利的释放,寻找企业效益增长和转型升级的突破点,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提高。

【专家点评】

开滦转型案例值得长期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 周健奇

自2016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得到缓解,行业发展的宏观形势趋稳向好,但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是不争的事实,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源于煤炭供需结构的优化,而非下游需求的根本性改善。由于去产能工作的稳步推进和“276工作日”制度的贯彻落实,2016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在煤炭价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同比下降了9.4%,而煤炭消费量的同比降幅仅为1.6%。当前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与“黄金十年期”截然不同。现阶段的煤价上升只是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压力,煤炭企业已经不能再像当年那样依托煤业粗放式发展。在行业下行期暴露出来的煤企业务结构不合理、低效产能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负债率高等问题并没有再次被煤价上涨所掩盖。各类资源也没有随着煤价的回升再次向煤企倾斜,其中,金融资源最为典型。

煤炭企业只有积极主动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找准新方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转型的评价,要看企业的定量利润指标,更要看内在的发展质量。从两方面分析,开滦的转型卓有成效。利润由负转正,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业务结构趋于合理,化工和现代服务等业务正在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支点。同时,以低效退出、社会服务功能剥离为主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发展的基本面正在逐步趋稳,稳中向好。

开滦的转型案例值得长期关注。开滦是因煤而兴的百年煤炭企业,在资源逐步枯竭、需求总量不再快速增长、供应侧和需求侧结构都在大幅调整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动力。开滦是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担负着落实国家关于国企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责任,是河北省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攻坚力量。企业在发展与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化,未来的任务将更为艰巨。开滦可以把握稳中向好的经济态势,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推进与促高效、增活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投资能力,以实践谱写长青长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