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决赛今开幕 西南交大“舒适盒子”与国际创客PK心不虚
目前正值暑假,西南交大校园没有往常那么热闹。当24岁的物理学研究生米秋实关上实验室的灯,已快到晚上11点了,如果脚步快一些,或许还有机会赶上末班公交车。
目前正值暑假,西南交大校园没有往常那么热闹。当24岁的物理学研究生米秋实关上实验室的灯,已快到晚上11点了,如果脚步快一些,或许还有机会赶上末班公交车。
米秋实和4名同学研制的室内空气温湿度调整器(简称“舒适盒子”),将在今日下午举行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决赛开幕式上正式亮相,并与来自中美8个地区的47支青年创客团队首次正面“PK”。
此前,在成都赛区选拔赛中,包括“舒适盒子”在内的6支优秀团队最终胜出而进入决赛。实际上,成都市域内聚集了大量掌握重大、尖端、基础科研技术的团队。据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介绍,2012年至今,成都市域内成立了近10家创客空间,目前较为活跃的包括西南交大创客空间、创客坊、电子科大创客空间等,已加入创客空间的创客数约为3300余人。本次6支进入决赛的团队中,5只团队都来自西南交大。
对米秋实而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创客大赛。为了让项目更高端,他们对初赛时花了一周完成的室内空气温湿度调整器进行了升级改进。“升级版可以监测湿度、温度、甲醛以及PM2.5等,可以在手机APP和网页上,实时查看家里面的空气质量。”虽然正面的PK在所难免,但米秋实觉得,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创业团队,虽然目前设备仍在调试,但对于比赛并没有多少担心,“这次有清华的教授等‘大牛’,他们有经验和成熟的思路,我反而希望在这次大赛上被他们多‘洗刷’、多‘挑刺’。”
丁小斌表示,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和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今年1-6月我市参与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达到了2万人,实现创业3000人以上,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
作为13名专家评委之一的清华大学教授付志勇认为,大学生做创客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个性化发展中认清社会需求和社会责任,成为有行动力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