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路径探析

21.09.2016  20:06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都提出了要建立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的明确要求。本文从审计结果 生产、沟通传导、运用机制等三个方面认真分析了制约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因素,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分析制度、考核 评价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审计结果报告与公告制度等五条建议,对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影响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建立的制约因素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配合的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影响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建立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是审计主体的局限性、审计制度的割裂性、审计环境的差异性、审计理念的滞后性等4个因素。

  (一) 审计主体的局限性。当前,人的因素是影响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建立的最大制约因素,不同的审计人员对审计重点、审计深度、审计策略的把握不同,导致审计结 果在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职业型、专家型、精英型的审计人才的匮乏是建立审计结果转化运用长效机制的人才瓶颈。而基层审计机 关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审计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现实差距,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直接影响着审计结果,而审计结果质量的高低是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长效 机制的基石,只有质量水平高的审计结果才能更有效的被共享使用。

  (二) 审计制度的割裂性。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建立一整套完善健全管用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如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分析制度、审计情况报告制度、审计结果运用联 席会议制度、审计结果运用反馈制度等等,但这些制度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并且没有形成制度之间的无缝对接和畅通无阻,也没有实现制度体系的系统化、一体 化,造成了相互之间的割裂独立;还有些地方仅仅是建立了单一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缺乏整体合力,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不容乐观了。 这些审计结果运用制度的割裂性是制约审计结果长效机制建立的制度缺陷,这是我们在建立审计结果长效机制需要整体的考虑。

  (三) 审计环境的差异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审计监督,审计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审计所面临的大环境是越来越好,可是在现有的体制下,审计依 然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由于现实需要受制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重视审计,那么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建立就越容易,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反之,地方政府 不重视,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的阻力就越大,审计发挥的作用就有限。此外,长效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其他部门单位的配合,但由于不同部门运行机制体制不 同,所面临的环境不一样,侧重点也不同,这样就造成了由舆论环境、管理模式、技术手段以及业务差异等构成的审计环境还不够和谐,相关配合协调机制就会不畅 通。

  (四) 审计理念的滞后性。审计理念是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建立的导向标。先进的审计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审计理念会有效促进审计结果运用,也会扩大审计结果运用 的范围和影响。但目前,不少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理念滞后,大局观念不强,审计结果转化意识欠缺,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就审论 审,满足于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去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满足于既有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创新意识不强,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揭示发现问题,不能从施政者 或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不仅影响审计质量,也影响着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审计质量水平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从而阻碍了审计结果运用长效 机制的建立。

  二、建立完善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分析制度、审计结果运用考核评价制度、审计结果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审计查出问 题整改落实机制、审计结果报告与公告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只有将这些机制建立完善并一体使用起来,审计结果运用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分析制度。一是加强对审计结果深度开发。对待反映审计结果的审计报告,要深度挖掘审计成果,要立足服务宏观大局,从满足领导决策 和政府管理的角度对审计报告中查出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正确审视审计查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否反映了机制体制的运行障碍, 然后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开发。二是大力整合审计结果。要建立健全分解审计结果整合任务,根据审计结果的类别,分门别类的对审计结果进行整合,要对同类项目、 同步项目和某一时间段项目的审计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审计成果。此外,要建立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根据职责分工确定责任 部门和协作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多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出好的审计成果。三是加强审计分析研究。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深 入分析原因背景和对策,要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防止和堵塞漏洞,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其纠正或改进。 对审计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二) 建立健全审计结果运用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建立审计结果运用考核信息系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建立审计结果运用考评信息系统,在每个审计项目完 成后,审计机关相关科室要将项目名称、审计日期、业务类别、被审计单位、问题定性、问题相关责任人、整改情况、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等录入信息系统中,实现动 态化管理。二是要认真抓好督办检查。要加强日常督查,每三个月对信息系统中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对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的,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 和审计回访制度,加强对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督办,约谈相关责任人。三是加强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的通报。检查督办以后,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好的进行表 扬肯定,对结果运用差的审计人员进行内部通报批评,并与年底考核挂钩。对落实审计整改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直接抄送相关主管部门或上报党委政府,督促其落 实审计结果,从而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

  (三) 建立完善审计结果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审计结果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就是要建立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畅通机制。一是定期审议审计结果情况。每 半年,由政府召开,审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审计结果运用联席会议。审计机关提供相关的审计结果情况,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查出的审计案件线索情况,查出的重大问题情况等等。各相关部门对审计提供的情况进行审议。二是精准筛选确定审计结果运用。审议后,对审计提供的审计结果进 行筛选,各相关部门从自身角度确定哪些审计结果可以共享运用。如,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进一步深化运用;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案件线 索可以进一步查处。从而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结果得到充分的运用。三是协调配合落实审计结果运用。会议确定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后,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落 实审计结果运用,并将审计结果运用的后续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政府和审计机关。

  (四) 建立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机制。要通过强化政府督办、人大询查和审计监督,层层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一是要强化政府督办,确保明责到位。政 府政务督查室要定期开展审计整改督办检查,对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二是要 强化人大询查,确保履责到位。进一步强化人大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跟踪督办,采取综合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等方式,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视察检查。同时,实行政 府与部门“双报告”制度,在每年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同时,选取一部分重点部门或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接受人大委员的询问或质 询。三是要强化审计监督,确保追责到位。审计机关要由过去审计整改的参与者变为整改效果的评判者,回归审计机关监督的本位。政府要增加审计机关对整改结果 评判的话语权,由审计机关对年度内审计对象的整改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量化一定分值后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评范畴,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单位年度评先 资格。

  (五) 建立完善审计结果报告与公告制度。要充分发挥政府、人大、社会对审计结果的促进作用,督促各相关部门重视审计结果运用,落实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审计机关 每年不仅要全面细致向政府报告审计查出的问题情况及整改情况,让政府督办有关单位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而且要详细完整的向人大报告审计查出的问题情况及整 改情况,让人大发挥其监督作用,促进审计结果运用的落实。此外,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范围,扩大审计成果的效能。要遵循“积极、稳 妥、严谨、细致、谨慎”的原则,实行有选择地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制度,并逐步扩大对外公告的数量和范围。公告方式可以选择网络、书面公告、主流媒体等。公告 内容要以目前各级领导和群众都比较关注、涉及面较广、负面影响较小的结果为主。在公开同时,必须加强对审计问题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移交案件查处情况 的督促落实。(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