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坚持科学治霾推动绿色发展 走出创新路

15.10.2018  13:24


10月9日,廊坊开发区祥云道上,雾炮正在作业。近年来,廊坊坚持科学治霾,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记者 田 明摄

   廊坊坚持科学治霾推动绿色发展

  1—9月,全市PM2.5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在省内传输通道城市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均排第一

  从散煤清零替代到钢铁产能逐步退出,从“散乱污”企业全域整治到生态环境整体修复,近年来,廊坊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向污染宣战,向蓝天要效益,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今年1—9月,廊坊市PM2.5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在省内传输通道城市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均排第一。

   铁腕治污,对污染绝不开口子、留空白

  10月1日,几名穿着“百川燃气”字样制服的工作人员来到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关村,入户检查用气安全。“天气凉了,该为供暖做准备啦!去年全县统一进行‘气代煤’后,家里做饭、取暖用上了天然气。”54岁的村民李建国说,“家里不再烟熏火燎的,干净利落多了!

  去年以来,大厂将“气代煤”工程作为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力推进,截至去年7月底,全县完成5个镇63个村共24886户的“气代煤”改造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气代煤”改造任务。

  行走在潮白河畔,天蓝水清、绿意盎然。“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让越来越多的客商青睐大厂。”大厂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谷正海介绍,目前大厂经济发展的两大抓手是文化产业、全域旅游,而生态环境治理正是发展文旅产业的基础条件。

  “通过大气污染源解析,我们知道燃煤对雾霾的形成占比很大,因此要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廊坊市大气办副主任李春元说,2014年以来,廊坊每年委托PM2.5特别防治小组实地调研、编制污染排放清单,科学分析全市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对症下药。

  作为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廊坊对全市4175台10蒸吨以下和主城区55台10—35蒸吨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全市主城区两年新增大热电集中供热1300万平方米,对主城区30个城中村、9个危陋住宅区集中拆迁。2016年以来,农村地区累计完成“气代煤”99万户,其中基本实现禁煤区散煤清零。通过实施冬季清洁取暖系列工程,全市可减少散煤使用约243万吨。

  继去年开展了以人造板产业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文安又启动塑料行业规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取缔所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违法违规企业,保留企业按整改相关标准逐项提标改造。今年1-9月,该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一。

  文安胶合板、霸州钢铁、大城有色金属和保温建材等传统产业,曾为廊坊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其暴露出的污染问题也成为生态环保治理的深层之痛。“壮士断腕、铁腕治污,对污染绝不开口子、留空白!”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说,廊坊治霾坚持治转结合、促动发展,打出了一套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的组合拳。

  霸州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金属玻璃家具产业集群,带动起前进、新利两家上游钢铁厂和中游800余家涉钢企业,其中两家民营钢铁企业共计炼铁产能471万吨。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把握政策的基础上,霸州创新性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整体收购,新利钢铁、前进钢铁两家公司在去年先后整体退出。

  动产业之刀、治污染之本、促环境之变。从2017年起,廊坊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工作,今年动态排查“散乱污”企业1772家,截至目前完成整治1747家。

  “我们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决心抓治理,倒逼企业转型、产业转型、区域转型。”廊坊市市长陈平说,守住生态底线,坚决把重污染、高消耗项目拒之门外,将“大智移云”确定为首位产业,廊坊市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又成为廊坊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润泽科技、华为云计算、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精雕数控机床、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等一大批百亿元、十亿元级的高端项目相继落户,有力推动了廊坊产业向着绿色方向发展。

   精准治霾,服务企业发展、城市转型

  9月28日,廊坊市大气污染源普查专项服务项目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精准施策、科学防治,这是廊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来的一贯原则。早在前两年,廊坊市环保部门就会同专家组深入了解廊坊的产业现状,为企业提供政策投资咨询、环保整改、产业升级等全链条服务。2017年,他们与生态环境部派驻的中国环境科学院“一市一策”专家组,完成了廊坊市2877家企业的重污染天气“一企一策”咨询工作,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的助推器。”李春元说,环保管控不是搞关停“一刀切”,而是要通过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引导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清洁生产。

  今年,廊坊市出台了《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深度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对VOCs排放企业实施“白灰黑”名单分类管理。“白名单”企业在夏秋季错峰生产管控时正常生产,“灰名单”企业错峰生产,“黑名单”企业严格停产,避免错峰生产和应急管控“一刀切”。

  近日,廊坊市正在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细化的举措,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钢铁、玻璃棉、岩棉、平板玻璃、陶瓷、有色金属铸造等为重点行业,开展秋冬季差异化限停产分类管控,科学制定差别化停限产措施,引导企业有序开展深度治理。(记者 孟宪峰 通讯员 卢艳丽 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