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天津市“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
2月23日,天津市红十字会发布消息称,由市红十字会与市政府应急办联合开展、在全国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全市“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的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截至去年年底,共完成38734名急救员认证培训,超出年度计划的29%;全年培训社区紧急救助员4874名,使其成为基层应急救援骨干力量。
今年,该项目将推进京津冀人道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备战京津冀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实战演练,高质量建设市红十字会6支应急救援队,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应急救护大赛,提升救援专业化水平,实施“红十字健康培训进校园”计划,并探索制定本市地方性急救免责条例,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就近就便为城乡居民提供日常培训,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全年完成3万名急救员认证培训。
据悉,2012年以来,由市应急办和市红十字会共同组织实施的应急救护培训宣教工作连续被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已成为常态化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走近百姓身边。
从2014年3月开始,市红十字会每周六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讲堂”,由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通过理论讲授、操作示范、提问互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市民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次都吸引很多市民前来积极学习。
在大力开展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基础上,市红十字会还将应急救护培训的触角伸向服务业、旅游业、公交等部门,将应急救护知识传播到社会各行各业。同时,继续开展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统一教程、课件和培训标准,不断壮大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者队伍。
为在青少年中推广急救知识,市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在各大高校普及推广初级卫生救护、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设立相关课程,在各项校园活动中融入应急救护知识相关元素。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将红十字救护培训纳入军训课程;天津民航大学乘务学院多年来一直把应急救护课程作为该学院必修课;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应急救护内容选修课;天津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社区专业和民政专业学生实践课16课时全部用来学习急救知识,考核合格的由天津市红十字会统一发放急救员证。
天津市红十字会还积极推动人流密集型公共场所AED机的配置工作,并率先在全国印发相应应急预案与管理办法,构建起了与政府应急体系联动的群众性自救互救安全网络。
2016年1月11日以来,天津市红十字会先后两批次向全市各大交通枢纽、高校校园、主要景区、体育场馆、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发放AED机并设置爱心急救角,配备担架与急救包,推动指导各单位完善AED机管理和维护,积极开展AED机管理员培训等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为安全天津、美丽天津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