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闻短评】别牛!旅游的境界是常态!

25.10.2015  11:37

什么是旅游?为什么旅游?

100个人100个答案。
    主要的大概这么几种:
    其一、了解未知,开阔眼界。赏自然风光,看风土人情,循历史足迹,想更丰富更充实。
    其二、换换环境,愉悦心情。累了烦了腻了,找个地方放松休闲,调整身心。
    其三、选择生态,乐享人生。从观光休闲,到生活必需,从匆匆过客,到四海为家,从刻意追求,到常态人生。
    当旅游成了生活的延伸、人生的构成,当旅游成了人类生态的对接,旅游的内涵才更加丰满,旅游的真谛才更为人类所领悟。
    旅游是个体生活的升华。 旅游者需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有钱有闲有心气儿。预计今年我国自驾游超过22亿人次,出境游将达到1.35亿人次。旅游人数的增加,不仅意味着国民富裕,也表明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硬指标。
      旅游是社会生活的和谐。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服务的到位,旅游制度的健全,旅游质量的提升,吃穿住行用购娱等,都有了档次,满足了需求,旅游事业才会蓬勃发展。而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离不开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
    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乌克兰国家的人有心思旅游吗?
      旅游是世界文明的标志。 居民突破了地区国家和水陆限制,冲破了不同语言宗教信仰文化的障碍,人类进入了开放开化一体的新时代,地球资源从没像现在这样被地球人共享,地球人从没像现在这样在旅游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从没像现在这样在相互交流融合中相互影响、相互提升。
    对多数族群来说,不论你居住在哪,不论你想去哪,打点行装,背起行囊就走,是否可以听到人类文明奋进的脚步声?
      看百姓生活质量,论社会和谐程度,说世界文明高下,看看旅游就八九不离十。

(评论员 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