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客齐聚开发区上演从“0到1”的故事
TOPS众创——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质量。
要在人迹罕至的青海三江源打造一个中国式的“黄石国家公园”,是在广州打拼了二十年的青海人马卫东的梦想。通过几年的努力,马卫东团队通过自主技术研发,解决了无人区内移动通讯难题。有了技术,没有市场,梦想也只能是“零”。
今年9月,在广州开发区,马卫东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团队在广东软件科学园正式注册成立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同时入驻TOPS众创空间孵化器。短短数月,通过平台对接资源,空天通讯已有3项专利获得批准,十余项专利,市场资源也滚滚而来。
如果说广州一直蕴含着创新的基因,那么创客空间的兴起,则让创客聚集,催化新生出了更强大的创新创业力量。日前,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到广州开发区调研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各载体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集全市之力推动形成广州创新发展的新一轮热潮。20日,广州市创客创新和广东省留学人员创业成果交流会将在广州开发区举行。海外精英、创业先锋云集广州开发区,各路创新思维将在这里碰撞、迸发火花,共同思考广州如何更好搭建创新载体,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
创客的梦想之花在开发区绽放
怀揣着打造中国式“黄石国家公园”的梦想,2010年,马卫东带领他的“昆仑(国家)野生动物园”项目发起团队上路了。
他们在昆仑国家公园里研发无人区通讯保障技术。国家公园内大部分是无人区,并且受环境因素限制无法搭设大型通讯发射基站。他们就借鉴美国NASA、Google的移动通讯与保障装置技术,耗时四年,研发出一套基于北斗卫星定位与通讯机理,适用于生态保护、野外教育、物联网(车联网)、全方位无盲区应急保障等领域的非常规保障服务系统。
“如何让环保事业走向可持续化发展,是非营利性组织一直在尝试突破的难题。我们在北斗通讯、位置服务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可以说是埋头苦干四年的一份惊喜收获,这也为项目市场化提供了契机。”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企划总监陈驰说,但是,团队仍在筹措资金、组织研发、应用推广方面等都遇到不小的挑战。
今年6月,“昆仑(国家)野生动物园”项目团队获得了广东软件科学园提供的合作推荐、创业辅导、融投资商洽等全面的创业孵化服务。“对初创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是及时雨。”陈驰表示。
短短3个月,通过孵化器提供的清晰政策指引,团队快速地获得了3项专利获得批准,十余项专利、著作权正在核准中。9月正式注册成立广州空天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接下来,利用孵化器提供的市场方向、资源、资金对接,空天通讯打算将非常规通讯系统进行商业推广,与时兴的野外活动结合,实现其商业价值。
来自中山大学的彭澍团队,在四年前成为一篇轰动全国的新闻主角。凭借《90后大学生研制最大射高2万米火箭》一文,不仅让彭澍红了,还给了他创业的勇气。去年底,彭澍团队成立开源卫星战队,入驻InkTime(印客时光)众创空间(以下简称印客),研发搭载在航天飞船上的火箭,为科研院所研发、手机智能、远程遥感等方面提供帮助。
“其实制造火箭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高深,当然,因为我在印客,所以感觉没那么难。”彭澍透露,印客依托广州光机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创业团队提供遥感、光学等领域的技术共享、支持。因为孵化的专业特点,目前印客已经聚集了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超算等13个“高精尖”项目入驻,成功孵化了10家企业。
一年内,TOPS众创空间、普光创客空间、凯得创梦空间、红房子创业吧、高德汇“外来店”等创客空间在开发区涌现,延伸出创梦空间、瞪羚750早餐会、瞪羚咖啡天天秀等连接创客和资源的活动平台。一名创客告诉记者,这里没有人会嘲笑你天马行空的梦想,因为说不定有天就能实现。
“老字号”探索新创客孵化模式
紧跟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潮,21世纪初期由政府搭建的两大传统孵化器——广东软件科学园、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也在思变,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全链条。
广东软件科学园(以下简称软件园)利用园区现有的产业、场地、扶持政策等资源,设立2000平方米的TOPS众创空间扶持初创团队。成立一年多来,TOPS众创服务中心累计辅导培训2300人次。
“和其他的孵化器不同,TOPS是软件技术类专业孵化器,由政府投资和维护,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它们发展壮大。”软件园副总经理陈伟俊告诉笔者。
TOPS为入孵企业提供工作空间、软件开发构件等免费的资源,同时配备由风险投资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团。此外,还不定期地举办技术交流论坛、公共培训课程等,促进创客间的交流协作。
另一家“老字号”孵化器,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火炬中心),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自身就有扩张产业链、技术升级等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说服企业建造属于自己的孵化器,自己孵化自己。”火炬中心主任汤恩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火炬中心的国家级孵化器有5个,形成了视源电子创新园、广东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等孵化器集群,包括达安基因、阳普医疗等7个上市公司和近二十个已经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都在搭建自己的孵化器。
汤恩表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与孵化器建设有直接关系。在生物医药行业,如果一个企业达到5亿—10亿元的销售额,其销售终端可覆盖3000家以上医院(医疗机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资金实力和时间成本去完成这样的覆盖,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愿意拿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大企业,以换取共享他们的销售网络、技术平台、管理经验等产业资源。一般企业创业成功率不到10%,而有大企业背景的专业孵化器孵化的创业企业,成功率可成倍增加。
拥有国际领先的蛋白芯片技术和产品的广州瑞博奥生物科技公司,是区内120多家“瞪羚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器,通过参与协办全国蛋白芯片培训班,总共培训了近200名来自全国的科研人员。公司创始人黄若磐教授表示,培训班可以将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国内推广,也为公司吸引高端人才、寻求科研合作提供了新渠道。
出于示范作用,政府当年投资建设了第一个孵化器——广州科技创新基地,也就是今天的广州火炬中心。如今,火炬中心转型为“孵化器的孵化器”功能,让市场和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火炬中心则通过对企业孵化器进行考核,达标后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扮演好服务和监督的角色。
企业“独木成林”形成产业集群
在广州开发区,通过内生孵化、外生孵化,不少企业“独木成林”,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五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已建成4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各类孵化器累计引进企业2985家,在园企业2148家,注册资本总额252.5亿元。
在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时代,一家企业一枝独秀是很危险的,企业通过孵化器形成创新集群,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汤恩算了一笔账:每个孵化器有100个招商终端,目前区内有40个孵化器,就是4000个招商终端。2016年,广州开发区孵化器有望达50家,预计招商终端达5000个。
空天通讯选择入驻软件园,就是经由合作伙伴泰斗微电子引荐。陈驰认为,软件园提供的技术支持是TOPS众创空间对企业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广东软件科学园数据中心、广东软件评测中心、广东省软件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向入孵企业开放了系列支持软件及电子信息产品开发和产品评测的可共享技术资源。
截至去年年底,软件园吸引了270家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企业聚集发展,总年产值达到53亿元。成功孵化出一批明星企业——润芯、泰斗在北斗射频、基带芯片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排头兵,威创视讯、高新兴科技、科士达科技、航新航空、旺大集团、贝源检测等一批企业,陆续走向公开资本市场。
陈伟俊介绍,除了技术支持,软件园牵头创立专业投资基金,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撑创业团队持续发展。目前,园区正在筹建两大创投基金,包括与广东粤科金融、珠海中科智桥、广东风华高科等合作,建立的广东粤科拓思智能装备创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为2亿元,主要投资智能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以及与东莞市熔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合作设立的广州软件及新一代卫星导航创业投资基金,投资软件产业、北斗产业,基金规模为1亿元。
在开发区,众多孵化器积极搭建种子投资资金和众筹平台,联合省内外创投机构,为创业团队和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的效果显著。2014年设立10亿元的引导基金、3亿元的担保基金和5000万元的种子基金,聚集风险资本100亿元。依托于逐渐完善的顶层设计,汤恩介绍,2012年前,该区孵化器每年引进科技型企业项目为120个—150个;产业集群式的孵化体系初步建立后,2014年区孵化器集群引进科技型企业450家,较2013年的350家增加约30%,预计到2018年,孵化器集群在园企业将达5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