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乡村里过“小年”

12.02.2015  11:39

腊月二十三走进矿区东王舍

本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马宇灵 杜晓慧

昨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农历“小年”,记者来到矿区东王舍村。村内热闹的年货大集,处处高挂的大红灯笼,追逐嬉戏讨要糖吃的顽童……淳朴的民风让记者感受到了这里浓浓的年味。

品年味 亲情思念暖人心

顺着热闹的人群,记者走到村民胡素庭家门前,抬头看去,主家早早就挂上了寓意吉祥的大红灯笼。走进屋里,干净整洁,几盆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大早俺们老两口就开始忙活了。今儿是小年,孩子们都回来。”胡大哥开心地说。他告诉记者,平日里孩子们都忙,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工作生活,他很少给孩子们打电话,想孩子们了就用孙女的小黑板写写孩子们的名字。而今天,他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三个字“过年了”!

看着凝聚老人爱与期待的这三个字,记者心里也充满了浓浓的暖意。中国的传统年,最深的寓意就是亲情和思念,在这一户最普通的农村家庭里,这种爱得到了最真挚的诠释。

享生活 楼房里面迎新春

从胡大哥家出来,感觉心里暖意浓浓。顺着年货大集上来来往往穿梭的人流,走到了村里新建设的几栋楼房前。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树林一脸自豪地介绍说,村里一共建了6栋居民住宅楼,安置居民300余户,还实现了小区内水、电、暖、气、通讯等设施全部配套。“俺们村还被评为了全市新民居建设先进单位嘞!

看到有人来参观新楼房,社区居民王志廷打开了话匣子。“咱就是一个农民,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楼”。王志廷55岁了,是村里的老支部书记,按照现在的“行情”,在矿区买栋楼,怎么着也得20万元左右。现在,他一家都住进了崭新的楼房里,除了装修费,没再为房子花过多余钱。村里像他一样享受到这样实惠政策的,有300多户居民。

俺们村采取新民居建设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这样村民就可以花最少的钱,住进楼房。”杨树林说。

现在思想跟不上趟儿了,俺任职时可没有树林他们现在的思想和干劲儿。”王志廷感慨地说。

新希望 日子越过越舒心

下午,记者随杨书记走进了个体户杨素芳家。杨素芳从事铲车租赁,近年来驻村企业多了,他的收入也由原来的每年1万多元增长到每年六七万元,日子有了奔头。

这几年,俺们村的发展氛围特好,先后有河北民海化工、鑫跃焦化等十几家有实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型工业项目入驻村里。产业项目的发展使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体收入增加到100万元,居民就业有了路子、收入有了保障,干部干事创业有了心气、发展有了动力。”杨树林自豪地说。

钱是挣了,但是更想有个好的生活环境”,杨素芳也发出感慨。“俺们还是很关注环境问题的”。

说着话,杨书记带着记者来到村民王五毛家,正赶上他正在扫院子。“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俺们这些没有搬进楼房的村民,也都盼着能早点搬进去。

按以前的村域面积分布,王五毛家离村委会较远,属于生产一队,现在正在协商把他们一队通过新民居建设整体搬迁”。杨树林边走,边指着村里的一些区域说:这块将来会建成一个公园,村民可以到这休闲;那以后会建成二期的居民新区,以后王五毛家就会搬到那;这里规划建设一个村民活动中心……

又是一年春来到,东王舍村里的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味,承载着村民们的新希望。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东王舍村会越来越好。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