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看变化】石家庄人眼中的医疗变迁

03.10.2014  23:34

从建国之初的缺医少药、条件简陋到如今的医药丰富、就诊方便。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五年看变化》今天请听《石家庄人眼中的医疗变迁》。

春天到了,最容易发生疫病的季节,动员居民进行扫除工作,深入到棚户区去,这样小的草棚中居民的生活是肮脏不堪的。

这是1952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的一段音像资料。建国之初,广大城乡的卫生基础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当时多地发现了带有鼠疫、霍乱、脑膜炎等带菌昆虫,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防疫运动,70岁的省会市民陈瑞民仍记得当年热火朝天除四害的景象。

陈瑞民:发苍蝇拍,打苍蝇、蚊子,用老鼠夹子、老鼠药,打麻雀。

陈瑞民回忆,五、六十年代,医院少、医生少,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鲜明对比,缺医少药看病难成为当时的巨大矛盾,那时因得了肺炎、哮喘而辞世的人很常见。

陈瑞民:单位看不了,给你个三联单到医院。医疗条件是差,比现在县城还次,那个时候就是随便看。

上世纪的老电影《红雨》很好的诠释了七十年代中国卫生事业的一个特殊产物 —“赤脚医生”,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光着脚丫、背着药箱行走在田间地头,既是社员又是医生的特殊农民。最鼎盛时期中国乡村至少活跃着五百万赤脚医生。已经退休的崔阿姨回忆起当年插队时当赤脚医生的往事,仍然记忆犹新。  

崔阿姨:经常发生一些小外伤,如果流血跑到很远的医疗点去,路上要失很多的血,但是如果赤脚医生就在附近,就可以现场包扎。当时和贫下中农特别贴近,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席卷,医疗条件和硬件设施明显进步。以一枚小小的针头为例,八十年代医院第一次使用了一次性针头,从此针头反复消毒使用的历史一去不返。但尽管如此,省会眼科医生朱建文谈起那时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仍然十分感慨。

朱建文:刚开始切眼球,最初的入门训练我就是从削苹果开始的。早期治疗的时候,我们仅仅是能摘掉眼镜就行,而现在我们要求既要看得见又能看得清,还要舒服持久。

2009年,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新医改”横空出世,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我省农村,如今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办的卫生院,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

栾城农民李先生:这个政策对咱们农民的优惠特别好,住院报销比例第一次实行的时候是50%多,现在提高到78%了。

在城市,我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实现全覆盖,以石家庄市为例,大病报销比例超50%,最高可达80%;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98%以上。市民们说,有了这些制度,看病心里踏实多了。

市民1:我没工作,有了医保好上加好。
      市民2:小病、发烧,社区都比较方便,看得也不错。(河北电台记者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