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高发电信诈骗:如何斩断骗人“连环局”

12.12.2015  00:20

兰先生幸亏报警及时,最终避免更大的损失,像兰先生一样,近期,我们栏目连续接到了多起市民遭遇电信诈骗的热线线索,警方提示,临近年底,又到了电信诈骗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今年11月16号,省会栾城区的董先生在午休时突然收到了银行的一条短信,自己卡上的35万元被莫名其妙地购买了债券! 由于银行就在自家楼下,董先生不到5分钟就赶到了银行查询求助,而就在此时,一个显示为浙江号段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

事后,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董先生及时赎回了这两笔款项,前后用了20分钟左右。公安人员分析称,董先生的个人信息应该泄漏过,所以诈骗分子可以购买债券,但由于董先生事后没有被诈骗电话缠住,最重要的是没有泄露手机验证码,这才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发生。

同样遭遇了电信诈骗,鹿泉区的陈先生就因为打开了一条奇怪的短信,他的手机进而安装了木马病毒,仅仅四分钟时间,陈先生卡内就被盗刷了24000元。

临近年底,市民的购物和旅游需求大幅增加,其中,“伪装退款”成为市民最易中招的诈骗手段。

民警提醒,在享受便捷高效的网银和支付服务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网银安全,做好防范措施。

1、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任何链接,或下载陌生人发来的文件。
2、对于任何需要输入自己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信息等)的网页,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3、网购时尽量选择登录正规的网站,尽量不从其他网页的广告中点击进入,按照网站的购物流程来下订单或付款,不要轻易使用代付、代购等模式。
4、如果遇到交易异常,请通过官方的客服进行处理,不要相信陌生人发来的所谓QQ客服号码或电话客服号码。
5、一旦网络交易出现异常,应当首先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而不要轻信店家发来的客服聊天号码;不要相信所谓的卡单、掉单、解冻资金等说法,这些都是网络诈骗专用术语;网银账户应设置单日最高转账限额,并绝对不能将自己的账户授权给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