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年:“功德”不圆满,源于管理惹的“祸”
据新华社报道 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去哪儿了吗?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实是旅游景区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润的工具?(12月18日新京报)
如果只看到潭柘寺景区管理部门借“功德箱”敛财,相信舆论一定是一边倒,公众也是一片口水,问题是我们不能让盲目代替理性,一定要把原因分析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功德箱”不圆满,反而成了景区管理部门的敛财机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比如说,潭柘寺创5A景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1853.44万元,其中7880万元拟通过向中国华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筹集,有近4000万元的资金需要“自行解决”。那么“自行解决”如何解决?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里并没有说明。这就为景区管理部门借“功德箱”敛财埋下了伏笔。
北京市佛教协会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功德箱”之所以难管理,一是成本低,前脚取缔,第二天又死灰复燃;二是对“功德箱”的管理国家层面没有规定。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托词。
因为在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宗教事务条例》中就明确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功德箱”取缔后之所以会死灰复燃,并不是因为成本低,而是监管太疲软。
显然,管理混乱才是造成潭柘寺“功德箱”借机敛财的罪魁祸首。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借寺敛财的问题,有关部门还要查一查潭柘寺景区管理部门这么多年来利用“功德箱”诈捐了多少善款,这些捐款都去哪儿了?在此事件中有没有利益同盟者?这些才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管理部门需要回答清楚的问题。
靠山吃山,靠寺院吃“功德箱”,已经成了部分景区管理单位的惯性思维,如果我们再不在法律上进行细化,不扎紧监管的“篱笆”,对违规者的处理还是“罚酒三杯”,那么即使取缔了“功德箱”,景区敛财的手法还会以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让游客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