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奥会将创造3000亿产值 京津冀协同发展

06.08.2015  11:43

  2008年,北京举办了一届无以伦比的夏季奥运会。14年后,这座奥运之城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所以将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交给北京是一项历史性的选择。

  是什么促使北京一直没有放慢追求奥林匹克的脚步?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敬民昨天表示,“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举办冬奥会,说到底是一项民生工程,会让好处真正落到老百姓身上。

  举办双奥运是历史必然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此前奥运会大多集中在欧美国家举办,后来逐渐向东方倾斜。进入21世纪后,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活跃增长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都落户亚洲。刘敬民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由于欧洲经济腾飞,催生了包括夏季奥运会在内的诸多重要赛事和享誉世界的体育俱乐部。中国作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正在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举办‘两个奥运’是历史的必然。

  北京举办冬奥会和夏奥会期间相隔14年,一个城市举办双奥尚属首次,但是一个国家如此则早已不是新闻。日本东京1964年第一次举办夏奥会,1972年又举办了札幌冬奥会。美国1980年普莱西德湖举办了冬奥会,1984年洛杉矶举办夏奥会,之间相隔4年,为史上最短。

  北京具有冬季运动传统

  举办冬奥会,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北京具有冬季运动传统。“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去滑冰,当时每月工资是40多元,一双冰鞋25元,我弟弟没钱买冰鞋,就拿木头的趿拉板,钉上一个冰刀,拿鞋带系到鞋上,那时候几乎隔一两天,就到我们家附近,中山公园、劳动文化宫的筒子河去滑冰,经常人满为患。”刘敬民说,“北京的冰球比赛曾经非常火爆,1981年国际冰球C组在首都体育馆比赛,一票难求,那时我还在建筑公司工作,费了很大的劲才去看了一场。当时,北京被国家体委定为北方的冰上运动中心城市,特别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冰上运动在北京达到高潮。

  刘敬民说:“崇礼的几座滑雪场客流量逐年增长,万龙雪场上个雪季客流量翻了一番。可以说,随着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举办一届高水平冬奥会也是群众的需要。

  2022年冬奥会将创造3000亿元产值

  体育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对经济发展形成促进。刘敬民表示,举办冬奥会无疑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提升。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的目标。“冰雪运动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预测2022年冬奥会将创造3000亿元产值,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18世纪末,网球运动、足球大俱乐部大都是这个时期建立和发展的。那么,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都是在这个年代出现?刘敬民说:“是经济实力发展到这个阶段,体育从贵族发展到普通大众。我们国家发展也到了这个时期,到2020年人均达到10000美元,冰雪运动将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体育人口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到了94.1%,最近又有增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举办冬奥会也将大大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推动三地绿色发展的巨大动力。“北京2300多万人口,但是人口众多给环境、交通带来严重负担。中央及时提出三地协同发展,申办2022年冬奥会,给两市一省一个平台和共同的时间点,共同奋斗的目标。”刘敬民说,“北京与河北省共同筹办、举办冬奥会,7年时间一定要达到国际奥委会的标准,特别是大气环境的标准。国际奥委会的标准是三位一体,包括体育、文化、环境,这三个是主要奥林匹克价值。这就如同2008年带动北京环境提升。

  刘敬民还表示北京作为百年奥运史上首个“双奥之城”责任重大。他说:“在践行承诺,达到国际奥委会要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及举办地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时大力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民体质,实现体育的核心价值观。

  文/本报记者 王子轩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