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贫困户: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王振和母亲在暖棚里为葡萄枝条梳理花芽 张桂芹 摄
(新春走基层)河北平泉贫困户: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中新网承德1月16日电 (记者 张桂芹)“今年葡萄卖了五万多元,如今我的种植、管理经验有了很大提升,预计明年产量翻番,能卖到10万元。”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凤山新村村民王振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寒冬腊月,外面天寒地冻,王振的暖棚里却是春意盎然,他种植的葡萄现在正是枝条生长的关键时期。浇水、通风、铺地膜、控制温湿度....。。虽然年关将近,他却每天都扎在暖棚里,精心管理这些葡萄苗,片刻不敢疏忽,年货都没来得及去购买。
王振居住在平泉市小寺沟镇的凤山新村,由于该村产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村民们只能耕种几亩“望天收”土地,家里主要收入来源靠年轻人外出打工。
曾经,19岁的王振也选择外出打工,换了多份工作,每次时间不长就被辞退。随后,王振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索性不再外出打工。到了成家的年龄,结婚生子,4个孩子相继出生,本就贫困的家越发没有出路。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孩子们穿的都是邻居和四面八方捐助的衣物。
暖棚里春意盎然,现在正是葡萄枝条生长的关键时期 张桂芹 摄“这日子怎么过呀!”生活的窘迫导致王振非常敏感脆弱,贫困户的帽子更是让他在人前抬不起头。“他自卑,没事整天在家躺着,出门见到人也不敢说话,躲着走。”平泉市小寺沟镇凤山新村书记才秀丽说。
2016年底,天津市和承德市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和平泉市小寺沟镇结成了帮扶对子。才秀丽始终惦记着王振一家人的生活,和驻村扶贫干部多次上门找王振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
“父母老了,四个孩子长大了怎么办?让他们像自己一样过一个让人侧目的人生?过穿衣吃饭依靠救济的生活?为了父母和妻儿,绝不能这样继续下去。”驻村扶贫干部语重心长的话语打开了王振的心结,他决心改变自己。
才秀丽说,2017年,凤山新村利用争取到的60万帮扶资金,政府贴息小额贷款、自主创业补助金、加上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帮助村里20个贫困户建了20座设施暖棚,王振是其中一户。
王振的暖棚,占地近三亩,通过参观考察,他决定发展葡萄种植。并通过政府“人均百株果”经果林建设项目,得到了免费葡萄秧苗。经过一年的管理,到了收获的季节,2019年5月份,葡萄熟了。一算账,卖了5万余元,纯赚了近4万元。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了,能养活家人了,心里特别高兴,现在也不觉得低人一等了。”王振告诉记者,高兴之余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他说,由于第一年没有管理经验,棚内的温湿度、光照没有控制好,导致葡萄口感和品相不太理想,产量也低。
王振为葡萄梳理花芽 张桂芹 摄如今的王振,白天在葡萄棚里忙碌,闲暇时和村民们聊聊天,晚上上网学习葡萄种植管理技术,他的网名叫“奋斗”,激励自己通过努力奋斗改变生活。
“我要多交朋友,不但学习技术,还可以网上卖葡萄。”他通过网络,向种植葡萄的行家里手学习了不少葡萄管理技术,什么时间上肥、覆膜、断根、浇水、通风等等都了如指掌。
“明年四月份葡萄就熟了,产量肯定比去年高,按照每斤葡萄卖10元计算,预计收入10万元,保守说也得七八万。”他的言语里满满地都是自信。
王振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最大的感触就是以后的日子有奔头了,孩子想吃啥有钱买了,哪个考试成绩好,可以给奖励了,感觉很幸福!”
据悉,平泉市小寺沟镇凤山新村有1414人、451户,其中贫困户92户、246人。截至2019年底,9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完)
编辑:【高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