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4.12.2015  10:58

  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出现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上,它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30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和思想理念,不仅上升到理论层面,同时也上升到学科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巨大创新,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梳理习近平与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密切关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

  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教条。”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目前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共同富裕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富”、“共富”思想,而是消除两极分化、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但必须从制度上防止两极分化。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它既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思想方法,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既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指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方法和手段,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牢牢守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意味着消灭商品生产,实行计划经济。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制度中引入市场机制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华丽转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有三个原则:其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二,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其三,社会主义国家要从宏观层次上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以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要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则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5.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6.独立自主同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原则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应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上。同时,我们党确立了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7.改革、发展、稳定三统一原则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稳定是给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环境。改革、发展与稳定是互相依存与互相促进的关系,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要考虑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二、习近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创新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理论。

  1.经济新常态的理论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习近平明确阐述了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新的经济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南。

  2.关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国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及世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3.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新论断

  习近平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善于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抑制“政府调节失灵”,善于用政府调节的优良功能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下放导致官僚主义和无效率的“越位”权力,加强事先、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论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通过的《决定》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当前必须真正理解和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

  5.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论断

  习近平指出:“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会带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6.关于开放发展的新论断

  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习近平及时提出开放发展新理念,丰富开放发展新理论。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三、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指导着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全局和长远意义。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详细的证明和运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我们党寻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依据,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中心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追本溯源,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指导之下取得的。《资本论》作为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加强《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学以致用,切实发挥理论的现实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好,指的是认知,也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认知。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用好,指的是实践,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独有的创新理论,诞生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服务于世界, 为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是指引当代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将指引中国经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