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带你读史:《史记》之《十二本纪·秦本纪⑩》
导语:今天,《小吴带你读史》栏目带你继续来读《史记》之《十二本纪·秦本纪》。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秦国因厉公、躁公、简公、出子等国君接连几世的不安宁,使国家内产生忧患。在秦孝公时期开始改革,商鞅变法出自于这个时期,具体细节我们一起来读。
资料图。秦国频繁更换君主 晋国强大起来
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庶长改从河西迎接灵公的儿子献公回国,立他为国君。杀了出子和他的母亲,把他们的尸体沉入深渊。秦国在这之前频繁更换君主,君臣之间关系不协调,晋国的力量又强大起来,夺去了秦国河西的土地。
原文: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彊,夺秦河西地。
秦国废除殉葬的制度
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废除了殉葬的制度。二年(公元前383年),在栎陽筑城。四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周朝太史檐,拜见献公说:“周与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分开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称霸统一天下的人出现。”十六年(公元前369年),桃树冬天开了花。十八年(前367年),栎陽(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与御宝村之间)上空下了黄金雨。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与魏国在石门交战,杀了魏兵六万人,天子送来绣有花纹的礼服祝贺。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与魏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交战,俘虏了魏将公孙痤。二十四年(公元前361年),献公去世,儿子孝公继位,这时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
原文:
献公元年,止从死。二年,城栎阳。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十六年,桃冬花。十八年,雨金栎阳。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二十四年,献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岁矣。
秦孝公 下令招贤 以使秦国恢复强盛
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黄河和殽山以东有六个强国,秦孝公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立。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筑起,沿洛河北上,北边据有上郡之地。楚国的土地从汉中往南,据有巴郡、黔中。周王室衰微,诸侯用武力相征伐,彼此争杀吞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诸侯们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国。于是孝公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了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从前,我们缪公在岐山、雍邑之间,实行德政、振兴武力,在东边平定了晋国的内乱,疆土达到黄河边上;在西边称霸于戎狄,拓展疆土达到千里。天子赐予霸主称号。诸侯各国都来祝贺,给后世开创了基业,盛大辉煌。但是就在前一段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几位国君接连几世的不安宁,国家内产生忧患,没有空暇顾及国外的事,结果晋国攻夺了我们先王河西的土地,诸侯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献公即位,安定边境,迁都栎陽,并且想要东征,收复缪公时的原有疆土,重修缪公时的政令。我缅怀先君的遗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我将让他做高官,分封给他土地。”于是便发兵东进,围攻陕城,西进杀了戎族的獂王。
原文: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彊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後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脩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於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商鞅通过变法使 秦国 富裕强大
卫鞅听说颁布了这个命令,就来到西方的秦国,通过景监求见孝公。
二年(公元前360年),周天子送来祭肉。
三年(公元前359年),卫鞅劝说孝公实行变法,制订刑罚,在国内致力于农耕,对外鼓励效死作战,给以各种奖罚。孝公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但甘龙、杜挚等人不同意,双方为此而争辩起来。最后孝公采用卫鞅的新法,百姓对此抱怨不休;过了三年,百姓反而觉得适应了。于是孝公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此事记载在《商君列传》里。
原文: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二年,天子致胙。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据中国古籍全录、古诗文网、国学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