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短缺 校园足球切肤之痛
编制、门槛、待遇难住了师范毕业生
□ 本报记者 魏若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表示,要在今年逐步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并将加大体育课的力度。这一“课改”决定,让社会各界为之振奋,不仅中国足球未来希望重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体质,有望因此得到提升。但记者随后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了解到,这让人振奋的“课改”决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师资力量的短缺,换句话说,就是专业体育教师非常缺乏。
现状:专业体育教师缺口近千人
记者采访市教育局司政体卫艺处熊平处长时了解到,我市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已基本健全,中断了7年之久的全市高中联赛也恢复了。但要在全市各学校普及并保持校园足球的力度,还面临着体育教师短缺和场地不足两大现实问题,其中师资力量短缺最主要。
目前,我市学校专业体育教师缺口总数接近千人,而在一些县级乡镇学校,有一名体育老师就很不错了,许多学校无奈实行着“包班”制度,即一位老师担任数、理、化、体育等学科教学,是名符其实的“杂家”。可想而知,这位非专业的体育老师教授的体育课,质量能否保证,是个大大问号。
体育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足球专业的教师短缺,已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切肤之痛。市体校副校长杨光是我市“校园足球”的带头人,他印证了这一现实问题,并深感无奈。他说:“我们进行校园足球普及工作几年来,深有感触,各所学校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专业体育老师不足的困境,其中会踢足球、足球专业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是校园足球面临的一大难题。”
疑问:体育老师们都去哪儿啦
体育老师们都去哪儿啦?难道是各所师范类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少吗?记者不禁发问。
我市一位教育部门专业人士解答了疑问。“并非学体育的毕业生少,每年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生都很多,但他们都很难进入学校任职。”他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首先,教育局和各所学校给体育老师定的门槛儿高。众所周知,体育系学生,专业课成绩突出,文化课相对较弱,但他们考教师资格时,文化课考试和其他学科教师是一张卷子,也要考心理学和教育学,这对体育老师来说,就很吃亏。此外,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各所学校把学生文化课成绩摆在第一位也很正常,有些学校文化课教师都不够用,体育老师就更被忽视了。”这位专业人士解释说。
记者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到,受到上述原因所限,许多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生由于进不了学校任教,不得不改行了。而许多学校也愿意实行外聘体育教师的做法,由于受到编制名额所限,一些体育老师即使受聘,但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会成为学校的额外负担,校方自然不愿冒这个险。
办法:教育和体育联起手来
体育教师的短缺,已成为困扰“校园足球”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顽疾,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
我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袁贵仁部长此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到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也将促使学校在课程安排和教师配备上,有积极的改变。
一位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学者说:“师资不足,的确是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开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一个是学校领导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引进和培养体育教师队伍方面下大功夫。另外,建议教育和体育两大部门联起手来,共同为我市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目前这个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再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了,就拿阳光体育来说,其意义是轰轰烈烈搞一阵儿,然后就拉倒,还是长久扎实坚持下去?”
明日请看:谁夺走了孩子的足球兴趣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