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布鞋院士”李小文遗愿 丧事从简不办追悼会

12.01.2015  11:16

  昨晚7点半,记者来到李小文院士此前工作过的北师大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一层大厅电视屏幕上显示着“沉痛悼念李小文先生”的字样,科学楼里墙壁通知栏上张贴着一张讣告。讣告显示,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昨天下午1点05分在北京逝世,遵照他本人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李小文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16日上午10点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记者从学院办公室了解到,得知李小文教授逝世的消息后,陆续有他生前的学生、同事和朋友联系学校,咨询届时前往送行并呈送挽联、花圈的事宜,到时前往送行的人员可到北师大西门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统一乘车前往。“除了16日的遗体告别仪式,学生们目前可通过网上悼念的方式追思李先生。

  昨晚,北师大地遥学院负责人表示,李小文院士的家人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所以一切丧事从简。(京华时报)

  【早前报道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10日专电(记者李江涛)记者10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据介绍,李小文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2014年, 李小文院士因其衣着朴素作报告的照片走红网络,有网友觉得李小文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拓展阅读】

  “布鞋院士”李小文 世间再无“扫地僧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10日专电(记者张漫子 李江涛)1月10日13:05,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就在几天前,李小文当选2014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虽然他因身体原因没能出席颁奖典礼,但当他的颁奖词响起:“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全场依旧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以为他会很快痊愈重返校园,然而噩耗突然传来,许多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同行及学生回忆说,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有种返璞归真的纯粹力量。 武功盖世”的“布鞋院士 李小文生在自贡,长在成都,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家教甚严。1963年,他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电讯系就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他从小热爱文学,虽然所学专业是理工科,但他一有空闲总爱“舞文弄墨”。上大学时,他因一篇反驳姚文元的文章而闯下大祸,以至于在毕业一年半后才被分配到四川绵阳一家小无线电厂当技术员。他不敢像人们那样大胆随便说话,两眼只盯着“无线电”,刻苦钻研起来。1977年恢复招考研究生时,他报考了中科院遥感研究所杨世仁教授的研究生,一举成功。此后,李小文又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留学。1986年,李小文如期回到祖国,申请到第一项自然科学基金。后来他应美国波士顿大学邀请赴美搞合作研究,尽管美国各种条件优于国内,但他并没离开祖国,而是“两边跑”。在美工作之余,李小文的重点工作就是给国内课题组青年人争取出国进修机会,同时帮助联系美方科研人员到中国访问和交流。由于经常穿一双布鞋,许多网民称李小文为“布鞋院士”,他的朴实和务实不仅体现在那双布鞋上,还体现在他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上。他是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创建了“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主持了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其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有力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随性纯粹的极简主义者 一袭青衣、蓄着胡子,光脚穿布鞋、低头念稿子。2014年4月,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的一张照片在网络走红,网民称他为“扫地僧”:虽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却随性超脱、活得纯粹。此评价与他信奉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生活哲学不无关系。北师大的一位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来学院报到时,穿着白衬衫和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也是一双布鞋,“特别土”。当时,门卫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将他挡在了门外。还有一次,他去学院领院士生活补助时,斜挎着一个破包,站在财务处的柜台前,被学生误作是“修空调的师傅讨要工钱”。生活中,他一直在做减法,减去修饰,除去冗繁,也褪去光环。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怡然自得地沉浸在书房,或与学生的讨论中。闲暇时再来点小酒,就更棒了。他曾被学生们爆料白酒不离身,“他有个酒壶,里面随时装着二锅头。”只是近几年因身体不好,酒喝得少了。 仙风道骨的义士侠客 当有关“院士”的话题还未像如今喧嚣尘上时,李小文被列为“科学网年度人物候选人”的推荐理由是:言冷心热、心怀天下的他,是不把“院士”头衔异化的最好注释。在学生眼中,他更是怀有大智慧、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一样的存在”。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据他的学生回忆,李小文曾在课堂上说,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李小文的博客是学生与同行提疑解惑的平台。隔三岔五,就有人在博客里留下专业问题等待答复,李小文会挑出其中一部分解答。如果问题烦琐,他会主动要求对方留下邮箱地址。邮件里,他最爱用的落款是“小文”。在美国读研期间,李小文做得最多的就是读小说:“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而他,自称黄老邪。不论是令狐冲,还是黄老邪,他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深爱着他的“遥感”江湖。汶川地震后,看见中央领导去灾区的航班上检视的是工作照片或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地质学家嵇少丞曾评价他说,比起小说里黄老邪的“七分邪气,三分正气”,李小文是个有大爱的人。李小文的大学校友戴绍基说,他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一名学生在博客中写道:“布鞋院士”走了,或许应为他欣慰,他过上了一心向往的清净生活。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2014年4月29日  来源:新京报

  ■ 人物简介 李小文

  1947年出生,四川人,早年留学美国,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这几天,院士李小文颇有些苦恼。

  被强推到聚光灯下的不自在,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

  4月18日,这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成了一周热门博客第一名,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

  有网友说,照片里的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而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红人”的烦恼

  电话里,李小文说“冷一冷”。

  媒体和网友的持续关注成了他的负担。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舆论的山洪消退。

  李小文的声音低沉而果断,这种气场与照片里“看似作脱贫报告的老人”似乎格格不入,只有在提到网友对他的评价时,他才哈哈一笑,“谢谢网友们。

  18日的那场讲座在李小文看来,这只算一次与学生们的闲谈,没什么特别。

  如果不是因为那张照片,媒体蜂拥而至,他能平静地研究遥感领域“流形”与“分形”的区别,或者继续研究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67岁的老人有自己对付新闻的高招。

  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闻的传播规律,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过了两天温度没降,他又略带委屈地向记者解释,“本以为这两天热度会过去的”,然后在邮件里和记者商量,能不能以文会友。

  李小文说记者四处寻他让他很不好意思,自己文字不好,写文章有些词不达意,向记者请教文章该写成什么样子才算合格。其实李小文在谦虚,他用几句简单的古文,就可以解释复杂的遥感原理。

  博客里,近百名网友给李小文留言,说他红了。

  李小文不做回应,只以“敬答好友”为题留下博文,里面只有一个链接,是河南贫困县舞阳县的贴吧。4月初,舞阳县中小学数千名教师停课罢工,抗议政府克扣工资,一直没得到回应。

  有网友揣测李小文的本意,他不希望自己作为院士因为一张照片走红,而是希望更多的普通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关注。

  “扫地僧”的修为

  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

  当时,学院里一名老教师即将退休,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谢云说,这么多年不管冬夏,李小文都穿布鞋,冬天穿的是大厚布棉鞋。虽然系里好几个老师也穿,“但他们都穿袜子,李院士不爱穿。

  在学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老师,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和网上流传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她纳闷,为什么这一次老师会出名,“这些都是我们见惯了的。

  “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

  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当时有个口号是“要把北师大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问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后来,李小文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对于这次住院,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

  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

  爱打赌的教书匠

  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除了很多被广泛引用的研究论文,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

  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学生胡荣海说,李小文在讲解遥感知识时,特别擅长比喻,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李小文是这样解释的:观测就和看美女一样,太远了什么都看不清,太近了看到她的毛孔又不美了,只有不远不近时,才是最美的。

  他善于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

  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见,哪怕是特别幼稚的想法,他也会让学生试一试,而打赌更能坚定学生尝试的决心。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

  最终,学生赢了老师。

  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举了一个例子,“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反而成了自己(彩卷)的掘墓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柯达吃了亏,那是自己转轨太慢。

  带酒壶的“令狐冲

  早年在美国留学,闲暇时,李小文最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他更喜欢金庸笔下《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自己在性格上有点像令狐冲。

  和令狐冲一样,李小文也喜欢喝酒,以前一天能喝一斤。

  他说自己没有太大的欲求,能有二锅头相伴,足够了。学生们证实,李老师白酒不离身。他有个酒壶,里面随时装着二锅头。“就算看见他在校园里喝也不觉得稀奇。

  后来喝酒伤了身体,学生胡荣海说,他2012年入学时,李老师已经不怎么喝了。

  王海辉和李小文相识多年,在他眼里,这位院士的性格里,有侠客的影子。

  王海辉记得,自己刚去美国那一年,带去的钱快花完了,在网上和李小文说了说,李小文立刻让正在美国的妻子跟王海辉联系,先借一点钱应急。

  2009年,地质学家嵇少丞在网上发帖,帮一名羌族妇女找工作,李小文看见后,帮她在成都一所学校的人事部门找到一个岗位,只是因为妇女不想离开北川,最后才没成行。

  谢云做过几年副院长,李小文总叫他“谢院长”,谢云听着别扭,和李小文商量能不能叫自己“谢老师”,李小文不同意,“你不是我的老师,我不能这么叫。

  李小文把师生关系看得很认真。在遥感领域之外,他还会和学生讨论金钱观

  一名学生记得,李小文在课堂上曾说,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李谦是李小文的长女。她出生时家里条件差,营养不良,出麻疹并发了肺炎,不到2岁就去世了。

  对于这助学金,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没什么负担,就捐了。

  博主“黄老邪

  博客是李小文的一片自留地。

  在博客里,他自称黄老邪;在北师大,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

  “黄老邪”的邪常表现为语出惊人。

  有一年,李小文作为中心主任,出现在北师大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心迎新生的晚会上。“为什么读了遥感或者地理信息系统这个专业?”李小文希望新生讲讲。当一位女同学说是父亲替她填的专业志愿时,李小文站了起来,手一挥,大声说,“向你爸爸问好!”举座大笑。

  几天前,一名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的学生向李小文诉苦,自己就要去成都读书,担心这个专业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李小文说,是山地所吗?好啊,九寨沟、四姑娘,找出点办法来防治滑坡、泥石流,英雄救美。

  在博客里,他对热点新闻发表的观点也常常让人意外。看到酒店招聘员工要求喝马桶水的新闻,李小文说,换做自己一定认真清洗马桶,舀一碗水喝下去,“但还要再舀一碗,让面试官也喝下去”;武汉“抱火哥”走红,他说“抱火哥”如果不得到应有的表彰,甚至合同期满解聘,“那肯定是有人疯了”。

  在学术江湖里,侠士也经常“以武会友”。博客里,他会时不时针对遥感领域的问题“和某某人掐一架”,或摆个擂台分胜负。

  地质学家嵇少丞评价说,比起小说里黄老邪的“七分邪气,三分正气”,李小文邪气不重,是个有大爱的人。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温总理去灾区,飞机上工作的照片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李小文的一名博友说,李小文多少有些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如今,李小文的博客更成为了学生和同行答疑解惑的平台。隔三差五,就有人在博客里留下专业问题等待答复,李小文会挑出其中一部分解答。如果问题繁琐,他会主动要求对方留下邮箱地址,邮件里,他最爱用的落款是,小文。(新京报记者 贾鹏 实习生 罗婷 曹忆蕾 北京报道)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