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递进式历练年轻干部 动态研判择优汰劣

23.10.2014  10:59

    近年来,河北衡水市委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抓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把功夫下在平时、把质量放在首位,靠机制择优汰劣、压担子墩苗促壮,确保了人选素质过硬、岗位历练成熟、储备数量充足、群众公认度高。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174名党政班子成员中,40岁以下共30人,占六分之一。县市区党政正职45岁以下7人,其中40岁以下3人,各占正职总数的31.8%、13.7%。

    该市坚持摸清“三个底数”、抓住“四个重点”,做足做好在工作实践中识别检验干部、物色后备人选的功课。摸清“三个底数”,就是摸清年轻干部分布情况、履职尽责情况和领导班子缺职情况,作为市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跟踪考察、分析研判的一项内容,由事见人、因岗察人、动态识人,拓展了识别干部的深度;抓住“四个重点”,就是在坚持“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选人视野的广度,建立来自基层和重点工作一线的培养选拔链。以市县中心工作一线干部、乡镇党政正职、市直单位年轻副职和中层干部、优秀选调生为重点,涵盖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实践的熔炉中、事业的平台上挑选具备两年以上基层经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德才、有实绩、有潜质的优秀年轻干部,由市县组织部门内部掌握、追踪关注。目前,着眼于2016年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需求,遴选储备优秀年轻干部40名。

    坚持把实践导向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从基层实践、群众智慧、棘手问题和外地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打仗中学会打仗。举办“青年读书班”、开辟网络党校、推荐参加调训,并在本市举办的主体班次和专题班次中拿出30%的名额培训年轻干部。坚持“练为干,不为看”的培养理念,对年轻干部实行递进式历练。两年来共抽调1536名年轻干部到新建重点项目、基层建设年帮扶村、乡镇街道、马拉松赛筹备服务及政务中心、信访局基层一线工作。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把市直部门30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全部下派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重点村挂职任职。采取外出挂职、短期考察等形式,帮助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植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近两年共选派49名年轻干部到京津沪、江浙等地挂职锻炼,到深港澳产学研培训基地跟班学习,从园区和市直单位抽调32名年轻干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直接参与招商活动,目前他们已成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骨干,5人进入了县市区党政班子。

    该市围绕如何让真正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优化竞争性选拔的程序设计和操作办法,明确把比德才、比业绩、比潜质作为竞争比选的一把尺子。先后于2000年和2011年公选副县级年轻干部20名,均实行定职不定岗,经过严格考试、测试和组织考察,确定人选后先以县长助理、乡镇党委书记和市信访局挂职干部的身份工作半年到一年,再放到县市区党政副职、市直单位副职岗位。201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委常委会集体面试,从现任的县处级年轻干部中选拔部分县市区关键岗位副职,报名人选逐一登台讲述自身工作经历、主要业绩和履职打算,市委常委和人大政协正职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量化打分,每个人干得怎么样、能不能担当,都能做到一目了然。本着发展急需、人选成熟的原则,从市直单位遴选部分副职和在正科岗位历练充分的优秀年轻干部,陆续交流到县市区党政班子任职。建立干部作风档案,作为考德察德的重要内容,对群众意识淡薄、工作不在状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由县市区委书记和市委组织部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不适应不胜任现职的2名年轻干部,果断从县市区的领导岗位调整了下来。(通讯员 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