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监管学会首次发布《企业年报分析报告》
近日,由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组织编写的《2013和2014年度企业年报分析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
企业年报公示是商事制度改革和企业信息公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6月30日,全国第一次企业年报工作顺利结束,汇总数据显示,2013、2014两年度,全国企业年报公示率分别为87.55%和85.12%,商事制度改革后新设立企业年报率更是达到了97.31%。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年报公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务院肯定。
基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监管局数据汇总,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对企业年报信息进行了整理汇编,向社会公开反映企业存续和经营情况的相关图表、数据。除了信息公开,报告首次对全国企业年度信息开展研究分析,对数据蕴含价值进行了深度挖掘利用,跟踪描绘企业发展轨迹、研判经济运行走势。
呈现企业发展动态。2013年、2014年度共有1219.03万户和1482.49万户企业公示了年报信息,报告基于这些数据,对企业存续状态、出资情况、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等信息进行量化呈现。报告显示,外资企业年报率高于内资企业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企业开业率最高,为95.14%,第二产业开业率次之,为93.31%,第一产业开业率较低,为93.06%;年报企业中实现盈利的企业数量、利润总额、纳税总额都有所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经济在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具有企稳回升的潜力。
聚焦社会关注热点。报告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后,新设立法人企业232.92万户参加了年报公示,同比增加 55.78%,实现利润总额1.26万亿元、纳税0.65万亿元、从业人数1333.46万人,折射出改革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在稳定经济发展、提供新增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反映,从事网络经营,或拥有网店、网站企业数量稳步增加,此类企业盈利比例为51.94%,高于企业整体盈利比例。小微企业年报数量达1088.54万户,同比增长27.14%,反映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有关扶持政策初步取得预期效果,逐渐形成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服务企业投资经营。企业年报信息的公布,促进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和流动,打破信息壁垒,进一步发挥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报告从不同行业角度公布了企业存续状态,其中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化服务业开业率较高,采矿业、制造业和农业开业率较低,新技术、新业态在各行业、地区中获得了较显著的发展。有对外投资行为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36%,达到21.57万户,对外投资共计54.61万次,其中九成为参股已有企业,一成投向新设立企业。除东北地区外,各区域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均有所增长。数据显示,东北和西部企业盈利比例、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都出现了下降,其中东北地区企业利润总额下跌9个百分点,纳税总额下跌1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流动情况、各地各类企业经营和存活情况,体现了资本对各行业实体经济走势的判断,能够为企业经营、社会投资提供有益信息参考。
反映企业发展规律。根据数据统计,不同阶段企业年报率呈现先降后升变化,企业成立初期年报率较高,一年以内企业年报率达到87.5%,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成立后第4年的年报率降至最低点,为83.2%,之后随着企业年龄增加企业年报率开始回升,并稳定在一定水平,10年以上企业年报率达到85.2%。综合数据分析,企业退出市场比例呈倒“U”型分布,成立后3-5年正是发展瓶颈期,体现了企业发展周期性规律。
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激活市场主体,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改革。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企业自身主动向社会披露年报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年报公示制度正式取代了年检。2013和2014年度的企业年报工作,保持了较高的企业年报率,均超过改革前年检率,为这项工作开了个好头。国家工商总局汇总了全国企业年报数据,组织抽查了其中 44万多户企业年报信息,其中结果正常的企业占79.78%,说明企业年报数据整体上真实可靠。
《企业年报分析报告》是中国市场监管学会推出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着力打造的重要品牌。此次发布本报告,是对企业年报信息和分析成果的首次公开,今后,将逐步形成长期工作机制,按年度持续为社会提供数据服务,为促进企业创新、提示交易风险、引导社会投资、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