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让科技之花盛开在张垣大地

05.12.2014  16:17
  •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 2014年12月05日
  • 【字体:
  •    张家口新闻网 讯(通讯员 任全军 杨为廷 记者 吕永清)今年以来,结合张家口市农业生产实际,市农科院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落实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2项,其中重点示范推广了“艺机一体化”等“张杂谷”旱作高效栽培技术6项、“水肥一体化”等马铃薯高效节水栽培技术5项。特别是“张杂谷”“冀张薯”新型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更是创下了大旱之年增产增收的奇迹。
      艺机一体化,“张杂谷”旱地每亩收入两千元
      围绕“张杂谷”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按照专用品种选育、旱地保苗播种、地膜覆盖技术等不同专题,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研究出了谷子生产艺机一体化(即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相结合)等系列轻简化生产技术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谷子生产和饲草饲料生产的有机结合。如宣化县东望山乡禾美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流转的3000亩旱地,全部种植“张杂谷3号”,在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应用谷子艺机一体化种植技术,整地、播种、中耕、追肥、收获,秸秆就地打捆、谷粒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旱地平均亩收入2000多元。
      水肥一体化,“冀张薯”滴灌田亩产上万斤
      围绕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以及针对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需肥需水规律,市农科院技术人员积极探索科学的灌溉施肥技术,并予以推广,实现了马铃薯这一坝上地区特色优势作物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在张北县小二台镇马安架村农民程文军种植的80亩“冀张薯12号”马铃薯原种田里,他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选用高产优质新品种,将聚垄集肥和宽行密植技术与垄上滴灌技术、机械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全生育期滴灌4—6次,每亩用水75立方米,每次滴施化肥30斤,水肥的利用效率提高了3—5倍;沽源县平定堡镇四喇嘛营村农民张永的3.2亩“冀张薯12号”,平均亩产达11540.7斤,创造了我市马铃薯高产新纪录。
      育繁推一体化,新品种配套新技术和新模式
      近年来,市农科院先后培育出一批适宜我市生态条件的高产抗旱优质新品种,“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冀张薯”系列脱毒马铃薯、“坝莜”“坝亚”系列莜麦和胡麻新品种都显示出了独特的抗旱增产优势。在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上,市农科院通过院企合作、院乡合作、院社合作、院县共建、院校共建、院站共建等合作共建,与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北方学院等部门积极合作,在全市建立起各类科技示范基地12个,示范区面积2万多亩,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发展。